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287)

2019-11-12 洛娜215

    郅都经过方才惊吓, 只觉心中疲惫,一下子听到同僚转到这个话题竟是愣了下,一时不能接话。瞿邑也不在意, 他又饮一口美酒,道:“殿下可会饮酒?”

    男人沉默了。

    郅都艰难开口:“某……乃中山国丞。”

    言下之意就是:老子只是中山国的丞相,只管中山国内政, 我怎么知道小国王会不会喝酒?这个问题应该问你吧?

    瞿邑叹了口气,“丞相竟也不知……那, 殿下可会宴飨之礼?”

    “祝酒词?”

    “朝礼?”

    “说起来, 中山国虽免了十年纳贡,然礼不可废, 吾等当也要备上礼以谢陛下……那礼……”

    “行了。”郅都挥挥手打断了这位今日突然来拜访的太傅未尽之语,他面无表情地说道,“太傅有话直说便是。”

    “此次朝请,某不会前去。”见郅都露出疑色, 瞿邑解释道,“朝请之期同择才试之期相合, 殿下不在,某当留下镇场。”

    郅都恍然,中山王入京朝请,论理当由封国两千石陪同。当然,考虑到封国运转需要留着人,国王身边的两千石虽然都有入京的名额,但是考虑到小国王年幼,应当是太傅和中尉相陪。

    前者有教授之责,后者则是行护卫之举,但是中山国的情况有一点不一样。

    春天是中山国第二次择才试之时。

    此前之所以定下这个日期,一来是因为春日寓意好,冬雪已化,道路好走,且冬天空闲可以让学子好好复习;二来也是因为帝王先前说了免去小国王春天的朝见,刘胜正好有时间处理政务。哪想到帝王突然改了主意,致使如今局面尴尬。

    殿下是肯定不能留在这里的,郅都虽是能吏,又是丞相,但是这件事情挂在他名下多少有几分不妥。

    因为他在读书人群众名声亦正亦邪,且此人形象有些……咳,还是莫要吓到新人了。

    至于瞿邑,倒不是说他的学问就一定比郅都好了,只不过他是中山王的太傅,这个身份放着就能压秤,另外还有大儒韩婴能够镇住场子,这两座大山放着择才应当不会出问题。

    郅都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他联想到先前瞿邑说的话,脸顿时一黑,他陪着入京自然意味着小国王的入朝礼仪就应当由他教授。

    瞿邑视线从他面上扫过,于其神色读出了他的心思,便见他忽而从袖中掏出了一把不知从哪儿来的羽毛扇,悠悠闲闲地扇了两下风,言道:“丞相不必担心,此为某之责也,只是,殿下接下来既要习礼,国事……便要丞相多多费心了。”

    语毕,酒足饭饱的瞿邑起身告辞,徒留只喝了几杯酒却觉得腹中沉沉的郅都在原地抽嘴角。

    这,这人心这么黑,还护短,以后简直不能愉快地做同僚啦!

    小国王当天下午就被提溜过去学习诸侯朝见礼仪,当然,刘彘也一同跟着学,到时候胶东国的两千石官员会和中山国一同西进。既然是正式入京朝见,即便刘小猪再小,也该知道大概礼仪和过程,这时候失仪可丢的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刘启的面子。

    是以兄弟二人都被太傅好好操练了一番,包括礼姿、礼制都要学。

    两个小少年本就有基础底子在,又已开始习武,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加强,在这方面倒是不算太难。难的是亲族关系的谱系,太傅居然让他们全部背下来,不光光是名字,还有性格、人生履历,黑点、亮点都要知晓。

    对此,太傅表示这是为了防止小皇子在见到对方时候打嘴炮没法子攻击别人。

    没错,虽然都是藩王,但是夏安然、刘彘是皇子藩王,和以他们叔伯为主的皇叔藩王是天然对立的。

    这种对立情绪并不放在表面上,作为皇叔他们自然也不会来刻意为难小辈,但是这不意味着那些太子们不会来找碴。

    封国地方就那么小,景帝又一直致力于削藩,削下来的藩去了哪里?都在他儿子手里。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两方关系怎么可能好,大家天然资源对立啊。而且双方的对立也是景帝所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