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658)

2019-11-12 洛娜215

    明月丝毫不恼,在鹄鸟合上翅膀后悄然而至,伴随他再次入眠。

    秋色正好。

    同一片苍穹之下,大汉国的西侧有一群人正狼狈地踏着月光东行,为首一人抱着一截木杖,忽而他们停下了脚步,在他们面前的是遥遥在夜色中显得更为巍峨的长城以及城门。

    当他们看见长城上星星点点的移动亮光时终于忍不住欢呼了起来,为首之人更是长跪不起。

    这一群人,正是穿过匈奴右部势力范围,想要联系上月氏部落两相夹击匈奴的大汉使臣。

    他一路所行并不顺遂。

    当时假装成商队之后初时还算顺利,但没想到他们还是被匈奴右部扣留,右部的人对他们的商品非常好奇,对他也算是热情,但这一切都截止于他提出想要去西边看看。

    比起左部,右部对于商贸往来更为看重,他们清晰地知晓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汉人穿过这条线,也不能让任何一个西域的商人过去。因为唯有横亘在西域和汉国之间才能够让他们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汉使扮演的商人角色,也在右部当户被点为这一年的出使使者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汉使只能小心翼翼地待在这儿,是借口想要等待秋天草原产出兽皮冬天再回去出售,才没有同匈奴使者一同入汉。

    但尽管这个借口并不算拙劣,却也有人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他了,于是,汉使一行人被拘役了起来。他们翻找了这些人携带的商品,并且找到了使节。

    托汉匈日趋频繁的接触所致,使节的存在并不让匈奴人感觉到陌生,他们很快意识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汉使一行人被抓捕,之所以没有对他们进行处理完全是右贤王在等待当户归匈后的情况,他们打算如果这次出使的结果不好,便将使者送去王帐,让军臣单于利用他来斥责大汉国。没想到右部当户归来后狠狠夸了一番大汉,并且带回来了许多粮食和制品,右贤王考虑了下这个通商口对于右部的意义,便打算到时候将他送回长安,以此要挟长安在西部开放通商口。

    但这一计划没能成功,此后草原的局势被军臣单于的惊天一怒而打破,右部疲于应对王帐的刁难,汉使寻了一个机会逃了出来,感谢当时匈奴右部也打算前去过冬地,而没有将他再关在笼子里。

    这次逃逸,汉使只救出了三个随使。三人夺马一路西逃,只敢夜行,哪里难走往哪儿走,一路渴饮夜露饿食虫蝎,待到找到疑似是大月氏的部落时已经不成人样。

    大月氏的骑兵发现他们的时候根本不相信他们是大汉的使者,即便看到汉使捧出的使节也不相信。

    幸而大月氏的部族里有汉人的后裔,证明了他们确实从东而来。然而大月氏并不相信孱弱的汉国可以和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强大的匈奴,在他们的记忆里,大汉还是那个明明有几倍兵力却被困在白登山的无用之国。他们虽然知道大汉有绸布过来,但这也不是单单大汉一国有,就算近些年的绸布漂亮了些也证明不了什么。

    瓷器?那也不能说明什么。

    想要联合,他们自然要看的是大汉的综合实力,兵士有多少,战甲有多少,战马有多少,而不是听他们有多么精美的布匹,多么莹润的瓷器,那些都没办法打败匈奴。

    使者身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搜走了,就连衣服鞋袜都是匈人的衣服,他自然拿不出可以证明大汉强盛的东西。

    于是使者与随从一起在冰天雪地之中脱下了上衣,在一片素白之中,大月氏人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绵延展开的长安盛景色。

    他们,将长安的景象让人纹在了身上。

    不光光是正使,每个使者身上都有一部分,这是他们最后的底气,除非有人割下了他们的皮肉,否则他们可以向每一个国家展示长安城的雄伟壮阔。而且,背上的长安,背上的家更是提醒着他们自己承担的使命。他们出行前约定,只要有一个人能够活着抵达大月氏,那么他们都要完成这一使命。

    大月氏的人惊愕非常,他们纷纷聚过来查看着这些汉子身上的图案,他们一边为长安城的壮美所感叹,另一方面又因几个使者的所为而深受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