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691)

2019-11-12 洛娜215

    翌日,天蒙蒙亮。

    与逢魔之时对应,天光将亮未亮的时候也是人最疲惫之时,然而一夜未睡满心兴奋等待着的匈奴人却一点都不累,随着日光一点一点升起他们愈加兴奋,几个眼睛好的都被推到了前头。

    终于,就在万众期盼之中,墙头颤颤巍巍地吊起来了一个头颅,虽然距离隔得远看不见,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个男人的头颅。

    正当众人眯着眼看的时候,那头颅顶上忽然啪嗒掉下来了个东西。

    “是官帽!汉人的官帽!”有视力好的立刻看清了。

    此时城墙内还是安安静静的,但能够让他将县令的头颅举出墙外,这无疑也证明了商人已经将城内摆平。军臣单于举起了手,示意全军做好准备,而就在一个侧目的时候,他发现了弟弟伊稚斜表情有些古怪。

    “伊稚斜,怎么了?”他刻意在此时点了弟弟的名字。

    伊稚斜被骤然呼唤自然来不及整理表情。于是,匈奴大军回头时候就看到了他们的左谷蠡王脸上的沉重,和周围兵士欢喜的神态完全不一样。众人心中顿时就打了一个突。

    伊稚斜被这突然的一句打断了思绪,他沐浴在众人古怪的目光中只觉有几分尴尬,当下摇摇头但终究什么也没说。

    见状,军臣单于笑了一下,“不要紧张,我的弟弟。这和伸进一个口袋拿出属于我们的东西没有多大差别。”

    闻言,部落的勇士们纷纷发出了大笑,他们似乎对于左谷蠡王居然会因为这场战役而紧张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匈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胆小鬼,军臣单于无意识的一句话就使得伊稚斜在左右部和王部诸人心中留下了那么点不深不浅但谈不上好的印象。伊稚斜面不改色,也不做辩驳,他只是抽出了自己的骨刀,无声地用行动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渡河并不难,匈奴人很习惯于趟过结冰的河流,他们安静地向前,没有指令,没有语言,也没有默契。

    匈奴兵士一贯都是各自为伍,和汉军在行军中也要维持队列不同,他们崇尚一定的自主权。这一个是由他们是骑兵需要更大的空间无法结阵决定的。

    另一个原因便是他们认为抱团行动是草食者的行为,而肉食者是不会这么做的。同时,这也是草原生活赋予的生活经验。被风雪覆盖住的草原上,谁也不知道下头是土地还是河流,如果大批人同时踏过冰层脆弱处,那么很容易导致冰层断裂,从而使得一群人都要遭殃,而分批行进可有效降低这种可能。

    在过河上显然道理也是一样的,匈奴大军趟过黄河,这条母亲河已经无法保护她的孩子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恶徒从自己身上越过。

    匈奴兵团来到了大汉的内长城外,他们人多力量大,这里的土墙似乎并不像外长城一样经过十分精心的修葺,好挖许多,主要是匈奴人多,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们就破开了几个孔洞。而此时,就算冬天的太阳升得要更晚一些,也已经泛起鱼肚白。

    他们所在的位置已经在城门外,可以清晰听到城内的动静,依然是寂静一片。不光是没有声音,就连墙头上都没有巡逻的人。

    有一队匈奴兵士埋伏在城门两侧,他们将耳朵凑在城门边上小心听着里头的动静,忽而有一个人挥手叫来了探子,“里头好像有人说话。”

    探子附耳过去片刻后对兵士们说道:“拉门,里头的插销已经松开了。”

    哦哦哦!!!匈奴兵当时就兴奋起来,他们纷纷拿着锹物沿着门缝将城门扒出缝隙,然后拿着布帛拴在了门上的两个古怪的木块上将之拉开。

    刚刚出了一条粗不过一人的缝隙时,商人的脸就露了出来,他这一出现让正仔细观察的探子一惊,当下就挥手重重一击,商人痛呼一声,捂住开始滴滴答答掉血的鼻子瞪他。

    探子没有道歉,他直接问道:“怎么样?”

    “都睡着了,你们轻一些。”商人瓮声瓮气道,“他们都睡得很死,你们进来时候只要小声一些,就没关系。不过我只能开这道门,里头还有一道你们得自己开,那扇门太重了,是拿铁墩子压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