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849)

2019-11-12 洛娜215

    虽然李冰表示没这个必要,他想要尽快抵达蜀郡做勘探,但是还是被蛮不讲理得留了下来。

    留下来后,还未上任的李冰以及要等人手的郑国二人自然归于都水监掌管,朝会第二人二人就坐在了都水监堂内,他们面前被放上了成山的竹片。

    吕不韦带着和善的微笑,对两位水工道:“本监将将建立,许多流程还未成规划,二位所掌工程又是本监建设以来最大工程,又恰遇公文格式改革,其中牵涉众多。某特地请二位前来便是要讲解一下这日后的各项申请汇报的格式该如何填写,以及物资、人员调动的预先申报该如何进行。”

    吕不韦亲切得展开了一系列竹卷,“此为《工程总计划书》,在下的建议是将工程分为三到五年一区块,分区块周期性完成,当然,这也是大王的意思。二位在填写时切莫将时间算的过紧,当然,这是某私人建议。”

    “此为《工程计划风险评估表》,主要书写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意外以及预处理。”

    “此为《财产损失申报表》,所书为建造此工程于人、物、畜等资源的损耗。”

    “此为《原材料……》……”

    如此,吕不韦列出了七八份竹简,他看着两个眼神光已经有些涣散的水工面上带笑,语气却十分严肃“二位莫要觉得此过于繁琐,须知水工一道关乎民生,也关乎国运。”

    “此次秦国同时开展两项工程大王压力极大,周边列国更是在等着看我秦国笑话,二位!”吕不韦伸出双手,分别搭在了二位水工的手上,眼神深沉有力:“我们没有退路!”

    李冰和郑国的眼神一凝,被这份气氛感染而沉重点头。

    秦昭王五十一年,元月一日,赵政四岁生日当日,后世被命名为郑国渠的工程经过一个冬天的勘探后,正式向上递交总计划书宣告开工。

    同日,蜀郡太守李冰在数次上书后,终被秦王嬴稷允许提前离开关中前往蜀地。

    自此,由五代秦王连绵传承的,被后世人戏称为基建狂魔的秦王时代正式宣布开始。    立秋将到, 咸阳城热闹非凡。

    人常言秋收冬藏,如今便是在秋收和冬藏之间的分界线。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 每岁秋日都是他们最为喜悦也最为期待的日子, 今年尤甚。

    几乎每个出现在咸阳大街小巷的老秦人面上都挂着笑,甚至于他们在碰到正在巡逻的街卒小吏时都会笑嘻嘻地打上一声招呼,心情显然好到了极点。

    “这是怎么了?”刚刚服兵役两月的年轻人完全摸不到头脑, 一月以前这些人看到自己还是满脸的不高兴呢,怎么现在看过来的眼神就像是看家里头的傻孙子一样,那眼神怪渗人的。

    “你还不知道?”共同巡街的前辈对他说道,“粮价要降了。”

    “哈?这有甚好惊奇的,每岁秋日粮价都要降啊。”秋季是丰收的季节, 除却需要缴税的粮产,百姓手中富足自然也要拿出存粮来与人交换, 便是大粮商也需要在这时候腾出仓库的空间放新粮。这时候如果不计较口感的话, 采买旧粮是最合算的。

    对他如此不开窍,前辈睇他:“不是说那个,是指导粮价。”

    指导粮价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秦国各部门协调调研当年国内粮食产量情况之后进行调控, 其目的是尽量保证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可支配粮数目基本平衡,然后在达到这一目的后, 由国家设定售价以免粮价的贵贱伤到民众。

    目前秦国规定了粮食价格区间的只有粟, 这是老秦人的主要口粮。另外的较为廉价的菽、麦以及昂贵的稻均未定价,这也是为了确保这一政策的平稳过渡。但单单是粟米的降价也能让这几年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秦国人松一口气。

    此前秦国连年征战,虽然随着大胜总能带回来更多土地, 但光有土地没有人种也没用。加上这几年秦国又开水利工程,虽然没有加重赋税,但家中少了壮劳力后在田产上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秦国的粮价此前居高不下,就连咸阳城的人们都免不了开始食用价格更便宜的麦菽一类,更别提别的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