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856)

2019-11-12 洛娜215

    朴实的蜀人居然很吃这一套!

    而此后,这三人在咸阳待得太愉快根本就不想回去了。还是秦王看情况不对,觉得你不回去不是招人误会嘛,最后半强行半劝服地才把人安安稳稳送回去了。

    为此,这三人还用刚学会的秦文向嬴稷上了一册奏书,上头述说了自己震慑于秦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且表达了想要留在咸阳继续求学的心愿。

    「终于有人觉得我们老秦人文化的博大精深」,秦王表示十分感动,然而最后还是拒绝了他们。

    这三个年轻人并未在历史上留名,但是因他们而出现的“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却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典故。

    此后,年年打着“求学”名头从蜀地前往咸阳的学子们越来越多。事实上,跑来观光的人远远比求学的人更多。

    但是,人一到咸阳就往热闹的地方跑,送去上课了,还要扰乱课堂秩序,关心的话题都是咸阳哪儿哪儿好玩,这就不太好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蜀人性喜自由,不了解秦国文化和法令的情况下常会做出些让人为难的事情。

    无奈之下,秦国干脆另外开了一条【旅游专线】。秦国每年春天派会蜀话的秦人去褒斜道北端口的眉县接人,一路将人护送着来咸阳,还陪着他们观光。

    在自眉县到咸阳的过程中更是必须要将秦国法令……尤其是最关键的那几条要同他们说清楚。

    在咸阳活动的时候更是必须要抱团行动,不能脱离群体。

    如此玩上一圈之后,等秋末再将人送回去眉县。

    ……什么?冬天下雪了栈道难走?呃,这就和我们没关系了,反正你们不允许留在咸阳。

    如果要留也可以,先通过基础法学考试再说。

    早期这些来咸阳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愿意留在咸阳,更被提还有什么考试,这些人只是来咸阳看个热闹顺便采购东西回去倒卖的,但渐渐就有年轻人表示想要留在咸阳求学的意愿,如此不过过了两年而已。

    这些来“旅游”的人每次回到蜀中都要将咸阳的消息带回去。巍峨的宫殿、强壮的兵士、美丽的姑娘、热闹的街市、风味完全不同的食物……每一样都能让他们津津乐道很久。

    但是最重要的印象还是秦军的强大。

    在蜀国人民基本还在使用布甲和木甲,少数才能够装备金属甲胄的情况下,他们沿途看到的秦军尽数覆甲执锐。虽然他们因为品级不同所穿着的甲胄品级也不一样,但他们的最低限度几乎就已经是蜀地的中上等了,更何况秦军还是经过了战斗训练,行动间很有章法,这一点是蜀军远无法比拟的。

    在那一场叛乱之后,蜀郡内几乎所有的擅兵指挥之人都被秦国斩杀,现在的蜀郡内部基本都是自己靠着记忆胡乱练练,这也是李冰入蜀后基本没有遇到为难的原因。

    出来一看才知道,彼此之间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差不多就是青铜对王者那么大的区别。

    但是蜀地人民很想得开,他们作为被中原文明认定为蛮荒之地的“蛮族”所聚集而成的部落,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迎头追赶的感觉。

    他们不怕需要追赶,就怕没有机会追赶。现在跟不上不代表以后更不上。

    巴蜀之地养育出来的人,无论男女,骨子里都有一股子百折不挠的劲,就和广泛生长在他们土地上的竹子一样,看似细细长长极为孱弱,然纵有强风过境亦傲然挺立宁折不弯。平日里,他们深埋地下,但只要给了他们机会,便能一飞冲天。

    来学习,然后超越。

    这就是留在咸阳的蜀民的想法。

    对此,嬴稷表示毫不在意,他甚至嗤笑着对来谏言的臣子道:“你可知我秦人,从泥里面爬出来到现在用了多久吗?”

    他举出一只手来回一翻,“五百年。”

    “我秦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不是轻松走来的,万不至于连这点肚量都没有。”他嗤笑了一声,“寡人今天有这个胆量放开手让蜀人学习,你们难道没有这个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