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937)

2019-11-12 洛娜215

    吕安自然也是利益相关者,吕不韦和异人的命运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因此对于吕安,赵政倒是不需要有什么忌讳。

    “还未知。”赵政微微摇了摇头,表情带着点沉痛,吕安点点头,表情也特别苦恼。此二人之色将掩未掩,若是有心人定能看见。

    但这也是他们想要的。

    是的,秦王异人,其实真的只是小病一场。

    只不过这一场小病恰恰勾出了一些暗地里的影子,所以异人便打算将计就计,弄假成真,将这些小影子给钓出来,一劳永逸地处理掉。

    清理掉一部分不安定因素只是其中一个目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假借生病降低秦国存在感的因素,并且为秦国接下来一系列的举动铺路。

    没错,休息了一年,秦国准备要搞个大事情了。    秦王三年, 秋。

    秦国太子政住持了水渠的通渠仪式,并以水渠的建造人郑国为之命名, 唤郑国渠。

    秦王异人为此渠撰文表彰, 金石大家耗费三个月时间篆刻的碑文被立在了取水口,韩国人郑国,却将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了这块秦国的土地上。

    当一身正装的储君将这条人工渠道的名字念出来的时候还有人以为是听错了, 但当红绸落地,渠道的大名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刻,无论是郑国本人还是所有在现场的匠人们、围观民众们都呆住了。

    怎么,怎么会是这个名字?

    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告诉过他们会以郑国的名字为这条渠道命名, 而在这十多年,但凡提到这条渠道也都是以泾洛渠命名, 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她的名字。

    哪怕把这条渠冠名秦王的名字他们都不会那么惊讶。但现在, 秦国是以一人之名,还是一个普通匠人、一个并非秦国的庶民为一条秦国的水渠冠名,秦王是疯了吗?还是老糊涂了?

    秦王当然没有疯,也没糊涂, 秦王异人还在千秋鼎盛之年。

    赵政合上了用来诵读他父亲文书的帛书,他缓缓眯起了被过于热烈的日光刺得生疼的双眼, 在他的视线所及处, 已经跪伏了一片。

    那块地方均是匠人所在,赵政当然没有让他们跪下,这一切全是其发自内心之举, 这些匠人们以大礼参拜的不是他太子赵政,而是他的父亲。

    匠,也是一种商人,他们出卖的是自己的手艺换取财富,因此在任何国家他们都受到欢迎却并不受尊重。

    秦国当然也是这样,甚至于秦国的情况要比别的国家更为严重,以至于秦国本国工匠数目严重不足的程度。在场的匠人们基本都是为了求财而来,他们预先也知晓秦国本国对于手工业的打压,亦是做好了准备。

    即便在入秦以后发现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但这些匠人们也都非常清楚,秦国在这一点上和别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两样,但那又如何?尊严?尊敬?那是吃饱饭了之后的人才有资格去考虑的东西。

    而作为生活在底层的匠人,他们首要目的是要先活下去,还要让家人活下去,他们不会去思考那么多。

    然而就是这样的秦国,最轻亵匠人的秦国,却以一位工匠的名字为他们的水渠命名,这说明秦王认可他们这些匠人的付出,他也并不打算他们的手艺当做商品一样钱货两清,就连一个代表个人的标签都不允许拥有。

    赵政并不是很能够理解这些人的心情,却能够被这种情感带动,这个名字确实来之不易。

    事实上,关于现在这条水渠被定名为郑国渠这件事情,在朝堂上曾经发生过激烈争吵,争吵的理由很简单,郑国怎配在秦国留名?还是在秦国的天府之地

    先秦时期尚且是血缘贵族的时代,距离后来那个可以高喊【王侯将相难道是由血缘所决定的吗?】的时代还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

    虽然秦国和楚国比起东方四国之外已经算得上有才便可举了,但归根究底,血缘为上的观念依然降不下去。

    嬴这个姓,恰恰也是上古大姓。

    虽然曾经被碾落到尘埃了,但嬴家人也不曾放弃过,便是其姓所带来的一股子底子——我们生而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