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968)

2019-11-12 洛娜215

    这些蜀郡人是怎么回事?怎么扎堆一块来了?!

    小吏满头大汗地挥手放一辆货车过去,一边指着人让他注意马入城后排泄,一边顺手接过一份路引,第一感觉是——好薄!

    他愣了一下,低头将木牍翻过来一看,好家伙,蜀郡郡丞吕安!

    怪不得!他自觉找到了理由。

    从蜀郡到咸阳路途遥远,沿途亦是要穿山入林拥有一定危险性,据说沿途匪盗数目众多。而官员入京会配有甲士保护,所以这些商户才会抱团跟着郡丞走。

    在专门的簿子上核对过吕安郡丞的印鉴后,小吏靠后一步示意同行,然后他就呆呆看着一连串大车入了城门。

    吕安并非商户,他带进咸阳的东西并不需要预登记,但,但这数量未免有些太夸张了吧?怎么感觉比起之前那些商人带进来的东西也少不到哪儿去?

    吕郡丞,真是个狠人。

    狠人吕小安的述职报告被放在了大朝会当日,这在秦国是非常少见的。

    一般情况来说,即便是地区一把手的述职在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提交业绩报告就行了。毕竟都是一地掌印,离开了对于当地来说也有诸事不便。如果说吕安此前被要求入咸阳述职是因为秦王对于蜀郡情况关心的话,现在他能够踏入咸阳宫的宫殿便无疑是证明了秦王对于这个年轻官员的重视。

    朝中众臣看看这个年纪轻轻便能站在咸阳宫正中位置应奏的年轻人,视线又若有若无地往坐在秦王下首第一列的吕不韦身上飘过去。

    吕不韦面上并没有任何不妥的表情,但满朝臣子心里头难免都有些酸溜溜的。

    装,这个老匹夫绝对在装!

    丫的心里头绝对在得意!话说回来遇到谁谁不得意呢?

    自己能干,投资了个王子当了秦王,儿子也不错,又得用又和太子关系和睦,眼看着家族就能在秦国落地生根一整套了,再找个秦国勋贵结个亲家,那就发芽开花结果一整套。只要脑子不抽,就是奔着史上最成功客卿这一头衔去的。

    堂内无论是客卿还是秦国本国的臣子们,心里头的酸水已经快要将他们自己淹没了。

    但也有些人在心里头冷哧,觉得吕家如今的情况看似鲜花簇锦,实则烈火烹油。

    秦王是容不下一家独大的,哪怕这独大的是他的恩人家也一样。如果真的要捧吕家,那秦王就不会在吕安年级如此幼小的时候就将他放上高位,否则儿子壮年时候入咸阳宫,他爹还没有老到致仕荣退,到时候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光景?

    是父子共事扶持帝王的妙事,还是父子政见不合骨肉相斗的丑闻,可不就在秦王一念之间。秦国看似百无禁忌,实则极其重视孝道,前者也罢,若是后者落实了,那么吕安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光在秦国,在别的国家也没有人会任用这样一个与父相争的臣子。

    战国时代,礼乐崩坏,维持住普世价值观的重要一点便是孝道。原因很简单,你连生你养你给你生命的父母都不敬爱尊敬,谁敢相信你会对毫无血缘关系的王者忠心耿耿?谁敢相信你会对于治下百姓慈爱宽厚?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比食物更难获取。作为给予生命的母亲,和给予食物的父亲,他们天生对孩子就有一份恩惠在。

    而战国时代的另一条普世价值观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而报。”

    虽然以孝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才是否得用未必公正,但这的确是信息不流通时代成本最低的择才方式以及制约方式了。

    未来怎么样先不说,单单就现在来看,吕不韦的确是长足了面子。年轻人长生玉立,眉目清秀干净,尤其一双杏眸圆亮有神,眸光灵动,看着就心思灵活。然而当他与你对视时候,却可以从凌凌波光之下看到底下有如深潭一般的宁静湖面。

    原本耷拉着眼皮的几个宗室长者一对上那双眼睛嘴角就抽动了一下,然后他们在心中不禁暗自咋舌。他们身居高位多年,自然也懂得些以面相识人之法,而识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通过眼神来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