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都准备一下,十日之内,先把粮草运往六合屯驻,十五日之内,兵发滁州。”
“得令!”
众人齐齐施礼。
……
李信选在春荒末尾用兵,实际上还存了割麦子的打算,滁州和州一带,土地肥沃,有大片良田可供收割,在动员令发出之后,一车车的粮草被送往六合,部分兵员与火炮也输送过去。
“制军,扬州把大量的兵力和粮草物资向六合聚集,看来是要攻打滁州呐!”
得到消息的候方域和陈贞慧,匆匆来见孙传庭。
这段日子以来,孙传庭称病,复社张着孙传庭的虎皮讨饷,大出风头,除了方以智去北京任职,候方域、陈贞慧都得到了重用,冒襄则因老家处于革命军的控制之下,并不过份活跃,孙传庭也不太过于重用他。
“哦?调虎离山之计?”
孙传庭捋起了那蓬松的胡子。
候方域附合道:“制军所言极是,学生也如此认为,想那李信到底稚嫩,如何能比得上制军的老到?”
孙传庭摆了摆手:“李信出道不过半载有余,李自成、本部院、史漕抚都未从他手中讨得好,还被他潜入洛阳,劫了福王及钱粮,又连克高邮扬州,你可莫要轻视他,现在本部院问你,李信是真打滁州,还是诱我过江,调虎离山?”
“这……”
候方域不敢乱说,沉吟许久,才道:“根据探马来报,李信确实是在准备攻打滁州,此事作不得假,所以学生弄不明白的是,他明知制军屯集重兵于南京,他怎么敢置扬州于不顾去攻打滁州?莫非不怕制军趁机过江?”
孙传庭看向了陈贞慧。
陈贞慧早有定计,不慌不忙道:“请制军恕学生直言,李信于此时攻打滁州,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毕竟南京之兵乃新募,未能完全成军,依皇上的半年期限,若能拖到五六月间,战斗力将大有提升,想那李信亦明此要,故而逼迫制军渡江打扬州,倘若制军不去,滁州与和州决难抵住,皇上必然震怒,后果难料,而制军去了,唯有以快打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扬州,否则稍有拖延,一俟李信回师,只怕……不乐观啊!”
“是啊!”
孙传庭满面忧愁的叹了口气:“若能多给本部院一两年的时间,又何至于此,哎~~”
孙传庭对崇祯隐约有了些不满,崇祯不知兵,不明白前线的恶劣形势,总是自作主张的规定这,规定那,和宋朝打仗皇帝画阵图是一个性质,不过想到傅宗龙更惨,只有两个月的期限,还不连从北京到西安的千里路途,他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
“秘密调整粮草,做好出兵准备,并密切观察江北动静!”
孙传庭调整了心绪,吩咐道。
“得令!”
候方域与陈贞慧施礼退出。 (谢谢好友天涯明月,今生无悔的月票~~}
泥模铸炮法的成功率非常低,大概只有三到四成,不过李信在高邮的时候,每隔几天就让铁匠造一批炮,自从第一批炮送过来之后,隔三差五,就有火炮送达。
铁料则来源于把佛郎机炮与虎蹲炮融掉重铸。
当李信于半个月后抵达六合的时候,手头已经有了二十门117与十门093,扬州各留了同样数量的火炮。
六合到滁州约一百五十里,正常行军要两天时间,李信带了两万人马,他也没想过虚晃一枪,而是真枪实弹的去攻打滁州,毕竟淮扬一带,地势平坦,什么奇兵、伏兵都是笑话,李信的兵力只要稍微有点水份,都能被探的一清二楚,同样,孙传庭的一举一动也瞒不过李信。
两日后,革命军抵达了滁州城下,做着攻城准备,城头的明军惊恐万分,滁州知州咆哮如雷,拿出钱粮,激励士气。
其实大明朝烂归烂,但官员还是很有气节的,就拿高邮来说,赵九祯到最后一刻都没投降,是因下不了手自尽才被生擒活捉,而韩文镜贪则贪矣,在明知扬州必破的情况下,也没投降,被活捉处死,滁州的官员也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