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南京兵,都是候恂一手带出,而候恂本人是不知兵的,任由一些副将、总兵胡乱训练,中饱私囊,蒙混上官,这样的兵,别说和京营相比,即便是孙传庭早先在南京训练的兵,也是远远不如。
候恂看出了不妙,转头道:“百谷兄,史宪之乃忠义之士,必是被那李信蒙混,才步入歧途,待老夫去劝一劝他。”
“父亲,您可不能身犯险境啊!”
候方域目瞪口呆的看着老父。
“诶~~”
候恂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为父虽与史宪之没什么往来,但素知其人,既便不成,亦不会留难于我,你放心便是!”
孙传庭对史可法也是比较了解的,既然候恂想试,那就姑且一试,于是道:“怎能让大真(候恂表字)兄孤身赴险,学生当与大真兄同进共退。”
“请!”
候恂也不多说,策马上前,孙传庭紧紧跟上,身边只带着十来个亲兵。
“宪之兄,许久不见,别来可好?”
一群人奔至荡寇军阵前,候恂遥遥拱手。
史可法也出阵数步,回了一礼:“原来是大真兄与百谷兄,以身赴险,有何贵干?”
候恂捋着胡须,一脸痛心道:“宪之兄,你是崇祯元年进士,而愚兄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就托大称你声老弟了,想你世受皇恩,当忠心报国才是,怎能从了贼?如今回头,幡然未晚啊,皇上必会赦你之过,允你戴罪立功,以你之才,若入中枢,必能力挽狂澜!”
史可法的神色有些复杂,叹了口气:“谈什么力挽狂澜,大真兄抬举我了,当今天下,是什么形势,大真兄不是不知,并非我史可法不知报国,而是大明朝已不堪造就,为天下百姓计,我无愧于心,此事莫要再提,我意已决!”
说着,史可法话音一转,就冷笑道:“大真兄,百谷兄,总司令领军去临清与鞑子作战,同为汉人,你俩不摇旗呐喊倒也罢了,反趁火打劫,难道就不怕被人诋毁暗中与东虏勾结,就不怕背上千古骂名?”
候恂有些惭愧,讪讪低下了脑袋。
“哼!”
孙传庭哼了声:“候制军奉皇上之命讨贼,与东虏何干,宪之兄莫要血口喷人,反倒是你,这从贼之名,怕是要背负上一辈子。”
候恂连忙劝道:“百谷兄,李司令带兵抗击东虏,所行乃是义举,他虽与朝庭为敌,但一是一,二是二,还是莫要混为一谈呐!”
孙传庭暗暗冷笑,他感觉到候恂有了退兵之意,这是他断然不允许的,他还指望候恂吃了败仗,名望大失,自己趁机再把兵权夺回来呢。
陈新甲被杀之后,孙传庭真切看清了当前的局面,被崇祯这样胡搞,没有谁再会替朝庭卖命,各地督抚总兵大多拥兵自重,汉末、唐末的局面即将重演,值天大将乱的当口,有兵有权才是保身之道,他需要候恂吃一场败仗,不可能来到扬州,再让候恂全身而退。
“大真兄,史宪之已经铁了心要背叛皇上,与之多说无益,还是早些回营,整兵待战罢。”
孙传庭又向候恂拱了拱手。
候恂打量着眼前的史可法,见着面容冷肃,没有丝毫动摇,无奈的摇了摇头:“同室操弋,何其悲也,既然宪之兄心意已决,就莫怪老夫了,告辞!”
史可法拱手道:“老夫候着诸位!”
候恂与孙传庭拍马回营,不片刻,明军全线压上,向荡寇军发起了进攻。
……
建康街头,秦淮河畔,贡院一带是南京最为繁华的地方,原本卞玉京与寇白门是各自有些傲气的,但是在支持李信方面立场相同,又时常联起手来与候方域、陈贞慧、李香君与顾横波做斗争,几回下来,倒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今日二女便手挽着手,逛起了街。
两个女人均是风华正茂,艳美绝伦,淡淡的妆容,合体的衣饰,又自小在教坊司找长大,培养出了一种颠倒众生的气质,无论走到哪儿,都是瞩目的焦点。
很多女人暗哼一声:骚蹄子,狐媚子,满是不屑,充满着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