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_作者:上林春(680)

2019-11-21 上林春

    这条计策不可谓不毒,大西军不怕被发现,发现了就破罐子破摔,同归于尽!

    而且徐以显掌握了李信的软肋,不管荡寇军是否真的爱民,但目前的荡寇军正是最需要民心之时,即便事后弄清楚了水坝不是荡寇军掘的,而是大西军掘的,荡寇军也依然要担负上责任。

    如果荡寇军不攻打广州,大西军又哪来的必要,哪来的机会潜入清远峡偷筑水坝?荡寇军是因,是广州千里泽国的罪魁祸首。

    三天之后,李信接到二瓤的汇报,沉默了!

    山谷中的神秘人物居然不是广州驻军,而是大西军,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可是李信确实有顾忌,偷袭基本没可能,峡谷内理该有山洞可以藏兵,没法弄清大西军的兵力布署,以雷霆之势一举拨除,而强行攻打,又会惹来大西军拼个鱼死网破。

    “娘的,是谁领的军,竟能使出如此毒计。”

    李信看着简易地形图,大骂道。

    二瓤也骂道:“是哪个混蛋,要是被老子逮着,非把他卵子捏爆不可!”

    “两军交战无所不用其极,别骂了,还是想想怎么办吧,不然就真只能退兵了。”

    慧剑把脑袋凑了过去,那灵动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地图。

    “广州、佛山一带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水网密布……”

    慧剑喃喃着,突然眼前一亮,连忙道:“哥,我们可不可以挖掘一条人工河把水引走?”

    “嗯?”

    李信顿时哈哈笑道:“慧剑啊,你这个主意不错,那你就辛苦点,你和双喜带点人,在附近摸排一下,看看在哪儿挖掘较为合适。”

    “嗯!”

    慧剑与双喜重重点头,拿着地图飞奔离去。

    又过三日,夫妻俩赶来汇报。

    “哥,在永安与金利之间,北江与西江的距离最近,最窄之处仅有三里,我们可以在此处开挖沟渠,把北江洪水引入西江,西江的宽度和流量都大于北江,足以承载北江的洪水。

    而且西江不流经广州城区,流域人口相对稀疏,我们可以事先疏散有关民众,这样即便西江泛滥,造成的灾害也有限的很。”

    珠江三江中,东江的径流量最小,北江占14%,西江则高达72%!

    “干的好!”

    李信点头道:“这事就交给你们了,尽快制订出一个可行性研究计划,再着高一功兄弟封锁住清远,不能让大西军的探子打探到任何消息。”

    “得令!”

    双喜夫妻与二瓤施礼应下。

    五天之后,有好消息传来,在慧剑双喜划定的区域里,两江相隔确实很近,地势也很不错,由北江一侧向西江缓慢倾斜,而更可喜的是,当地乡民已经在两江之间挖了一条简易水渠,宽深均为一丈,这意味着没必要再勘探路线,只需把原有水渠加宽加深就可以了。

    李信下令,除留两个旅的兵力驻守虎门,其余部队对广州进行扇形包围,又命黄得功与白广恩来广州,留高一功率一个师在后面堵着北江,既防止大西军由原路逃窜,也做好顺流而下的准备,高成功与李双喜率两个师赶到指定地点开挖水渠。

    荡寇军的军事调动引来连锁反应,广州守军除挖掘壕沟工事,还实行了物资配给与最严厉的宵禁措施,徐以显与张可望得知消息,猛叫一声好,为怕暴露,连探子都不往外派了,只留几人密切关注着广州方向,坐等战争全面爆发。

    荡寇军也在挖掘工事,给人一种构筑包围圈的假象,并且时不时的引发一些小规模冲突,一方面是麻痹大西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测试桂王小朝廷的战斗力。

    ……

    河内在当时,称作东京,洪武三十年,越南首都迁到清化之前,东京名升龙,迁都清化之后,升龙成为东都。

    永乐六年,明成祖收复越南,更东都为东关,宣德三年,黎利叛乱,建后黎朝,东关改名东京。

    后黎朝的建立与朝鲜李朝类似,同样是政变的结果,充满着妥协与利益交换,仅百年不到,后黎朝便分裂,南部由阮氏统治,北部由郑氏执掌,当今皇帝福泰帝是前皇帝永祚帝之子,永祚被废之后,郑氏立福泰帝,形同于傀儡,有名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