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要和你断绝关系,道戚府是朝廷发给朝廷命官的府邸,你住不得,要你三天之内搬走。”
说完,戚书闻自个气得上蹿下跳。
“大哥这次做得太过分,娘你别难过,我这就去打醒他,就是五花大绑,也要让人来给你道歉。”
章无虞沉思了会,好半响才开口。
“福伯。”
“老夫人。”
“我虽然是大人的养母,却也尽了养育之恩,出尽盘缠供他考取功名,他今朝翻身做了县令,却嫌我不愿赡养我。
本朝圣上颁了明令推孝,他身为父母官却不孝不忠,罪大恶极,你且将我现在所说的一字一句全部传到市井去。”
戚书闻坐不住,“娘,你这不是和大哥两败俱伤么?三思!”
章无虞厉色看向福伯,“还不去,他一日没赶我出府,我一日还是你们的主子!”
“是,老奴这就去办。”
“莫名其妙,一家人就闹到这地步,我不管了!”
戚书闻急得团团转,恼怒的喝了声,疾步跑走。
章无虞捏了捏汗湿的手心,阖眼靠着栏杆。 福伯虽为戚书望办事,章无虞的命令也不会敷衍,宜阳县说大也不大,一家的事半天就能传遍。
巡街的衙役听到百姓的议论,忙派一个回来告知大人。
衙役找到老师爷,后者正拿着一份告书,听完衙役的话后,老师爷连声叹气,铺开告书。
即便老夫人不让人这么传,稍后大人要断绝关系的告书也会张贴出去。
他踱步到后堂,戚书望垂眸处理公务,今日坐下后这人就未曾起来,也不曾喝口水。
“大人要的告示已经拟好。”
戚书望随手接过。
“大人,市井已经传来,道大人做了官之后嫌弃养母,做出这种不忠不孝之事,衙役听说还是出自于老夫人之口。”
戚书望顿了顿,神色凝重。
老师爷上前,“恐怕大人也没想过老夫人会鱼死网破,如今百姓还懵懵懂懂不知真假,大人这告示恐怕还是不要发为好,发了,便是坐实了老夫人之前那一番话,对大人百害无一利。”
戚书望紧握着告示一觉,骨节泛白,声音平仄。
“发!”
“大人。”
老师爷这一生服侍过不少县令,也就这年纪轻轻的戚书望是个好官,不愿看人被百姓唾弃,忙劝道:
“孝是大义,大人非要逆道义而行,恐怕会让百姓生怒,我看老夫人不像是在气头上,要让大人难做人,更像是为了逼大人回头。”
戚书望嗓子干涩,“她很单纯,不会想得如此长远。”
他顿了顿,嘴角噙着几分苦涩,且现在想这些也无用。
老师爷再三劝:“大人,就算老夫人做错了什么,也是你的养母,养育之恩大过天,为何要做得如此绝情,老夫不信大人是这种绝情绝性之人。”
“我就是。”
戚书望的目光笃定。
老师爷一噎,也知多说无异,摇摇头拿着告示出了门。
当衙役将告示张贴后,百姓之间炸开了锅。
“听过休妻,和离,再娶再嫁的,还真没听过要断绝关系的..”
“大人是个好官,之前我家的牛进山丢了,我去报案,大人还组织衙役帮着找牛,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
“这你就不懂了,好官不一定是个好人,不过依我看,大人的养母如此年轻,难不成是做了什么败坏家风之事?”
“造孽啊,还是亲生的好,要是我儿子敢断绝关系,我非打断他的腿!”
百姓议论纷纷,把来张贴告示的衙役堵得动弹不得。
县令要与养母断绝关系之事成了宜阳镇的大事。
戚府的丫鬟小厮们今日都不敢出门,就怕被抓住问东问西,还有不少人特意到戚府门前打转,想看看县令家的寡妇养母长的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