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杨前锋的故事_作者:云峰松(1085)

2019-12-06 云峰松

    杨前锋看完后站起来对四周看了看,发现这里能看到江对面的李红家,虽然距离远了点,看不清什么东西,但这一发现能充分说明,所有的分析是对的。他又回头看了看对朱四海说:“好在治安大队很快把前面堵起来了,要是再迟六到十分钟,程大朋就有机会往外逃窜了。”

    朱四海不好意思的说:“都是我太心急了,没有等他们到位就开始行动了。”

    杨前锋严肃的说:“你知道就好,我开会的时候就要求了,你们相互之间要协调配合,内搜外堵要做到无缝对接,以后一定要多注意了,不然会误大事的。。”

    朱四海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杨局长放心,以后我一定注意。”

    杨前锋看他求胜心切才这样的,也没有再深说了,看了下还没有搜第二遍的区域说:“你安排一个中队和治安大队一道封住程大朋可能外逃地方,其他人员把第二遍继续搜完。”

    朱四海感到程大朋从他的眼皮低下逃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听了杨前锋的指示后说:“好的,我一定要把他找出来。”说完就安排了一个中队去了赵来宝那里,自己带着其他人员继续搜查。    朱四海走后,杨前锋立即把这个情况向苏来宁说了,让他把这个信息通报给各组的负责人,让所有的参战人员知道程大朋真的回来了,要求从现在起,各组要提高警惕、坚守岗位,一旦发现程大朋立即抓捕,决不能让他再跑掉。

    程大朋,男,三十岁,家住城区的小东门。

    其父母结婚后,因都没有正式工作,为了生活他们在小东门的街道边摆了摊点做小生意,卖各种钮扣、针线、拉链、气眼、橡皮筋等等小百货,虽然是小本经营,但是维持两个人的生活还行。婚后的第三年生了程大朋,有了他以后,其父亲感到生活压力大多了,想扩大经营增加收入,可又没有本钱,于是跟人学了修补鞋子、打鞋掌和修雨伞的手艺,学出来后,就在他们的小百货滩边上做起了修补鞋、雨伞和打鞋掌的生意,这样一来,经济收入增加了不少,一家三口也生活的很惬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程大朋五岁的时候,母亲突然生病去逝了,母亲的去逝对他父亲的打击特别大,一度生意也不当生意做了,一天要喝三餐酒,整天晕晕乎乎的,程大朋好动不听话他就打他,顾客来买东西或修补什么,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莫名其妙的向顾客发火,一些老顾客感到他得了精神病,就不到他这里来了,因此生意明显差多了。

    半年后,他才从失妻的痛苦中走出来开始正常做生意,但这时他已经喝酒成瘾不喝不行了,于是不管生意能挣多少钱,他都先要把酒买回来,生意不管多忙、也不管儿子有没有调皮做错事,他都要先把酒喝下去再说,一直到现在他都是这样子,所以二十多年来,他一点也没有发展,期间也有人给他介绍过两个女人,可女人见他这样过日子,都被吓走了,因此,他除了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己在一天天变老外,其他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存钱,也没有外债。

    程大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脾气古怪,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就学会了喝(虽然酒量不大,但天天要喝点),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倒数是小,还经常和人打架,为此,学校多次严厉的批评了他,可上初三后不到两个月,又和同学打架,这次他还没有等老师打他,他就决定不上学了。

    父亲为他打架的事,也多次被老师叫去过,可回来后父亲讲他一句,他要讲父亲十句,根本听不进父亲的话。

    这次他决定不上学了,父亲认为他也不是上学读书的材料,不上就不上吧!于是就叫他跟他学补鞋修伞,可怎么说他也不愿意干,父亲只好懒得管他了。

    转眼几年过去了,父亲感到儿子长期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托了一个在他那里补鞋修伞的老顾客(钢铁厂的老工人)帮忙,把程大朋介绍到钢铁厂去做临时工,老顾客爽快的答应了,没几天还真把这事搞定了。

    程大朋在家玩了几年已经玩腻了,感到特别没意思,就同意到钢铁厂去上班,由于脾气不好,和同事们总是处不来,为此,也没少给车间主任添麻烦,好在他不做什么太出格的事,同事们慢慢的也了解了他的脾气和特性,并发现他也不是特别的坏,后来遇到事大家也都不和他计较了,他也就在这里一直做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