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杨前锋的故事_作者:云峰松(1092)

2019-12-06 云峰松

    朱四海在冯小强的印象中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队长,平时其他局领导安排工作时,只要他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安排的不对,都要和领导理论,可这次他明明认为程大朋不在金水县了也不跟杨局长汇报,还这样听话的把队伍带了过来,并且到了这里一点也不敢马虎,亲自带队走访群众、查看可疑场所,就连一个不可能藏人的旧水文站没到,还怕没办法向杨局长交待,真是不理解。他心里这么想没敢说出来,而是紧跟着朱四海向旧水文站走去。

    当俩人站到那个没有门的水文站门口时都惊呆了,看着满地的花生衣和香烟头,朱四海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愣了好一会后,急切的跑进去捡起一个烟头,激动的说:“没想到杨局长还真是料事如神,程大朋昨天晚上就是在这里过夜的。”说着立即走了出来,看了看四周说:“他奶奶的,我们怎么总是跟在他屁股后面转,这小子又去了哪里呢?抓到了好好松松他的皮,害我们这么多人没有睡觉,还把李红一家人吓死了。”

    说完他拔通了杨前锋的电话。    程大朋一直认为李红的父亲昨天被他打的不重,最多今天不能上班在家休息一下就好了,而李红和她母亲今天肯定要去上班。

    正因为他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根本没有想到昨天那么多警察搜沙滩是抓他的,交警查车也是找他,再说他在沙滩时一直注意李红家那边(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不但上面那些警察在找他,而且李红家四周都有穿便服的警察在等着他),始终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现象,因此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城那边肯定出了什么大事,不然不可能出动这么多警察。对此他认为是好事,警察都在忙就没有时间管他的事了。因此,程大朋除了不想碰到警察和熟人,他心里没有太多的顾忌。

    程大朋的思维很简单,正因为太简单,反而让杨前锋、苏来宁、张丽华、朱四海等人感到很反常,并有许多不可理解的地方。

    沿江北路这一带七十年代初期没有任何建筑,是一片荒芜的杂草地,金水桥建起来后,交通局的工程队首先在这里建了几排职工宿舍,后来船厂、木材公司等单位陆续落在了这里,同时这些单位也先后做了职工宿舍。

    那时,县城的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不是很规范,一些居民也在这一带先后建了住宅房,导致这一大片的各种建筑横七竖八很凌乱,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这里形成了一条不规范、不整齐的路,阳光派出所更换城区门牌号码的那年,把这条路命名为沿江北路,并把所有的单位、居民住户都统一编了门牌号码。

    那时不论是单位建的职工宿舍还是民宅,家里都没有卫生间,工程队宿舍建起来的时候,专门建了一个大的公共厕所(其他单位建宿舍时也是这样),这里的居民形成了晚上在家使用马桶,白天上公共厕所的生活习惯。

    工程队的公共厕所就在李红家右侧那排房子的后面,厕所隔壁是船厂停用的造船厂,造船厂里靠江那边有一排砖墙平瓦的房子,这排房子原来是造船车间(六个车间连在一起的,每个车间都很大)和办公用房(四间),这排房子前面是个大四合院,四合院大门朝沿江北路,大门的斜对面是木材公司的加工厂,由于船厂原来是造木船的,后来木船需求少就渐渐的倒闭了。

    木材公司加工厂这几年生意特别兴隆,木材和木材加工需求量大,忙不过来,而堆放原木材的地方也不够用了,公司就把空了的船厂租了下来,在里面堆放木材和毛竹,其中靠工程队公共厕所这边围墙边上就堆了一大堆木材。

    程大朋对这带的情况很熟悉,知道船厂大院子里被木材公司加工厂堆了许多木材和毛竹,也知道这些木材毛竹白天没有专人看护,只是把院子大门锁了起来,晚上防止有人偷,木材公司加工厂的值班人员不定时来巡视,也就是说船厂大院里白天不但没人,连巡视的也没有。

    同时他还清楚,工程队的公共厕所和造船厂的围墙不相连,两个建筑是垂直的,从李红家那边过来先到男厕所再到女厕所,女厕所就在造船厂的围墙外面,女厕所的墙与造船厂的围墙之间大概在五米左右,而这五米的距离间长了近一人高的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