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所长喝了口水接着说:张丽华那个案子和这个案子只要能成功调解一个,另一个就有可跟着调解能成功,因为这两个案子差不多,两个案子的当事人也经常在一起讨论。现在就要看我们的本事了,看谁能先处理好。
大家还有吗?杨所长看看大家,见没有人发言了接着把春节值班作了安排,同时提出了要求。
散会后,杨前锋问张丽华:为什么这么多事放在这三天来处理,许多事过去都调解处理了多次都不行,难道这三天就能处理好?
张丽华嘴角往上一扬说:这是杨所长的工作方法和多年的经验,春节大家都想有一个好心情,不想心里总装作一个事过年,另外当事人平时也想把事了了,只不是为了一口气或者一点利益互不相让,而这时候他们多多少少都要受到春节气氛的影响,比平时要好说话些,工作也就好做些,总之成功率比平时确实高很多。再说杨所长喜欢年前事年前了,新年新开张。
杨前锋想了想说:这个招数还真不错。
杨所长在这方面两大招数,今天这个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根据不同的纠纷案件进行冷处理或热处理。
冷处理或热处理怎么讲?
冷处理就是有的案件要拖,不能立即处理,立即处理了不但不利于双方当事日后的和睦相处,反而会使矛盾升级,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作处理,比如说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热处理就时必须马上处理,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马上拘留起来,不能拖,一拖也许就要发生更大的事,比如说感情破裂的恋爱纠纷等等。
学问还真不少呢?
那是,这些都是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目前书上肯定找不到。
那我还真要好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对,也叫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中研究。张丽华拿出一本卷宗接着说:这就是我会上讲的那个案件的材料,你看一下,看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把这个事处理好。
杨前锋接过卷宗说:这些案件都是我们来前发生的,对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你都处理不好,我能有什么办法。
张丽华认真的说:那可不一定,很多事情换个思路也许就有办法了。
调解我能参加吗?
当然能参加。
那我得好好看看材料,不然到时一句话都说不上。
张丽华信心十足的说:我去通知双方当事人下午来调解,如果不成功年三十再来一次,年三十我就要慢慢和他们磨了,让他们听到年饭前的烟花炮竹声发急,恨不得马上把事情处理好回家吃年饭,那时也许一切ok了。
杨前锋点了点头说:高招。
和杨所长学的。说着她去通知当事人去了。
这个案件的材料很少,杨前锋一会就看完了,其实这是一起很简单的案件,双方当事人李师傅和张师傅都是农机厂的工人,一天晚上车间就他们俩个人在车间加班,突然李师傅车床上面的吊灯坏了,就从工具箱里拿了一个灯泡,搬了一个人字梯准备换一个,因为李师傅喝了酒,也许是酒劲上来了,他把人字梯一边放在地上一边放在正要加工的零件上,在梯子不平的情况下往上爬,张师傅恰好路过发现了,而他们俩在工作上一直有矛盾,平时也不说话,正好白天又吵了一架还差打了起来,张师傅本来就不想提醒他梯子没放稳,可跨过梯子时,梯子正好摇晃起来,有向他倒来的可能,本能的用一只手去扶梯子,摇晃的梯子突然真的向他倒下来,等他双手再去扶时,李师傅已在地上痛的哇哇直叫了,张师傅见状又不能不管,就立即叫来门卫帮忙把他送到了医院,
经过就是这样,本来可以说这是公伤,但是厂里有规定,不准酒后上车床工作,如违反规定发生事故厂里不负责任,而李师傅说就是厂里负责他也不同意,他认为是张师傅故意把梯子推倒害他,要追究张师傅的法律责任,张师傅说他虽然和李师傅有过结,但不能见死不救,当时是一片好心想救他,他的伤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不承担任何责任。
厂里也做了双方很多工作,但就是不同意,因为张师傅说自己没有责任不承担任何费用,李师傅说不要张师傅的钱,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厂里工作做不通,最后移交给了派出所,通过法医鉴定李师傅是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