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杨前锋的故事_作者:云峰松(558)

2019-12-06 云峰松

    在内勤办公室办完交接手续后,姚飞带着叶国庆去阳光派出所报道去了,内勤民警许燕拿了两把钥匙递给杨前锋,笑着说:“这是你的办公室钥匙,昨天晚上我和张丽华已经把里面打扫干净了。”

    这时张丽华走过来说:“怎么样?接手了是不是让你很失望?”

    杨前锋无奈的摇摇头说:“有点。”接着他又信心满满的对张丽华和许燕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相信刑警的明天更美好,你们说是不是啊!”

    刑警大队的两朵警花开心的笑了。许燕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杨前锋时的情景,感慨的说:“第一次见到杨大队长是在城建局国库券被盗案件的现场,转眼头尾十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接着她叹了口气说:“现在你们都当领导了,我还在刑警队当个技术员兼内勤,自己倒无所谓,可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真想换个地方干干。”

    杨前锋一本正经的说:“什么意思?是不是我来了你就想调走了,那可不行,不想看到我也要让你看,你哪天看到我犯胃吐了再走。”

    张丽华和许燕同时咯咯咯的笑了起来,许燕笑的捧着肚子说:“就凭你这句幽默的话,我不走了。”

    张丽华抱着许燕说:“对,别走,我们在一起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刑侦事业。”接着看了眼杨前锋又说:“我们俩可是女的,你这个工作狂可不能在我们肩膀上压太多的事哟!”

    杨前锋严肃而认真的说:“怕吃苦啊!那可不行,干刑侦工作哪有不吃苦的。”

    张丽华又咯咯咯的笑了起来说:“和你开玩笑呢!那么认真。”

    杨前锋笑着摇摇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刑警大队是公安局的内设机构,过去叫刑警队,是股级单位,地区公安处的刑侦部门才叫大队,随着形势的发展,县级公安机关都改叫大队,全称是“某某县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很多地方的大队是副科级单位了,下面有几个中队,地区改叫支队,支队下面有几个大队。

    金水县公安局由于这几年没有什么发展,就连上面已经批了的大队都没有改过来,同样叶国庆原来的任命也没有下文件改,所以杨前锋来之前一直叫刑警队,这次组织部门是根据编委批复任命人事的,杨前锋成为了金水县公安局第一任刑警大队大队长,但还是股级单位,本来这个大队长公安局党委就有权任命了,由于杨前锋是副科级干部,管理权限在县里,所以调动他要县组织部门下文件。

    王冲当局长的时候,不少民警感到在公安干个人很难得到进步,整个公安局也只有局长政委是正科级,几个副局长和交警大队长是副科级,绝大多数民警干一辈子什么职务也没有,少数人最多也只是个股级干部,所以当时很多想进步的人都在想办法调离公安,王冲为了稳定警心,他积极的想办法提搞民警的职级等政治待遇,所以多次向县委政府汇报,想提高当时各派出所所长和内设股所队长的职级成为副科级干部,可县里不知道怎么想的,批准了当时的当派出所所长为副科级干部,内设股所队长们没有批,直到一年多后刑警大队才被批准为副科级单位,再后来治安管理大队(开始叫治安股,后来叫治安科)和派出所等单位也先后被批准为副科级单位,这一举措稳定了警心,让他们有了进步的希望,大大提高了民警工作积极性,队伍建设人是根本,有了一批批热爱公安工作的人,公安事业才能不断的发展。

    杨前锋泡了杯茶坐在办公室思考以后的工作打算,想来想去感到要打开工作新局面困难很多,一是没有钱。账上只有三百多元钱,出一趟远差都不够。二是装备落后。两部警车中一部昌河超负荷的路,已经大修了好多次了,一部吉普已经老的跑动了;还有一辆三轮车也用了十多年了。通讯上:对讲机数量少,人手分不到一部,又没有BB机,有事联系很不放便。勘查器材上:连基本的耗材都保障不了。三是警力不足,刑警大队总共就十一个人,除自己外,副大队长两个:即张丽华和周杰;内勤兼痕迹技术员许燕;法医李小胜;负责现场照相的技术员何小欢;两个驾驶员兼侦查员:开昌河的叫凤雷,开吉普的叫易中华;另外还有三个侦查员:一个叫朱东,一个叫吴大海,一个叫苏国民。十一个人中朱东最年轻二十七岁,李小胜四十岁最大,其他人都在三十二到三十六之间。这帮人平时发了案被动的去看个案现场、搞常规的侦查还行,如果主动出击去守候,蹲坑抓现行,几天行,时间长了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