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以后我看他和平常一样就放心了,想不到这个小子在放风的时候趁值班的洪干部去办公室拿茶杯这么会功夫,他突然爬到桂花树上翻墙头逃跑了。
指导员问:他会真的去行凶吗?
张彪说:虽然说他不怎么听他妈妈的话,但他绝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妈妈,再说那小子这么欺负他妈妈,就没有把邓大根放在眼里,这一点邓大根比谁都清楚,他这次的态度表情和往常不一样,我感到他会去行凶。
他逃出去会到哪里去落脚?指导员又问。
张彪想了想说:家是肯定不会回去的,也不会跑的很远,李红卫最听他的话,人家都认我们两个人玩的最好,其实不是,他和李红卫才是玩的最好的,我怀疑他有可能要找李红卫。
问完张彪后,指导员又叫陈所长叫来了两个人,可他们知道的情况很少、也没有价值。啊
指导员和杨前锋回到派出所,昨天晚上加班的同志都已经到了所里,杨所长立即召集大家到会议室开会,指导员把邓大根的逃跑情况和前期工作安排进行了通报,并就下步工作打算和人员分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杨所长听完后说:完全同意指导员的安排。另外补充二点:一、立即布控所有的关系点,并和他的母亲、亲戚讲清利害关系,让他们尽量多安排人去找,找到了送到派出所来,家属送来的算投案自首,从轻或者减轻处理;二、正如指导员说的,邓大根跑出来的目的很明确,不会跑远,除布控点我们要紧盯不放外,第二个重点就是以砖瓦厂宿舍为中心,对周围山场、涵洞、窑洞、桥梁和看山、看鱼塘、看果园的小棚屋要全面进行搜索,同时对在这一区域做事的人进行走访,看是否有所发现,能不能找到他的落脚点。周围都是园艺场辖区,通知园艺场保卫科参加行动。
散会后已是吃中午饭的时间,但大家还是立即行动了起来。 姚指导员带领张丽华、王大军和杨前锋来到园艺场保卫科,保卫科长雷霆四十出头,个子只有1米6多一点,胖瘦适中,看上去块头不大,但工作作风恰如其名,业务熟,人精明,有领导方法,手下七个人年轻的退伍军人对他是唯命是从,加上他对他的一亩三分地了如指掌,所以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根据指导员的工作要求,雷霆很快把这片区域划分成了四片,派出所每人带两个保卫干部负责一片。在园艺场食堂吃了饭就开始工作。
下午四点半,张丽华组在走访过程中一个在山上拾干柴的妇女反映,她下午三点多钟在砖瓦厂取土的那个山上捡干柴,发现一棵大树下躺着一个人,当时也不知是死是活吓的摔了一跤惊醒了那个人,那个人爬起来也不说话,拿起他当枕头用的一个东西就往山上走了。
张丽华问她当枕头用的东西是什么?
妇女说:是牛皮纸。
是牛皮纸?张丽华怀疑的问。
妇女回忆着说:是牛皮纸,好像是一张很大的牛皮纸,叠成了一个小枕头。
张丽华不放心的问:除了这个,他还带了什么吗,比如说刀之类的东西。
妇女肯定的说:除了这个纸叠成了小枕头,什么都没有了。
张丽华又问认识不认识这个人,妇女说过去在砖瓦厂附近碰到过,不知道是不是砖瓦厂的职工子女。
因为邓大根的特征很明显,根据这个妇女的描述,张丽华肯定这个人就是邓大根,他带这么多牛皮纸干什么?又是从哪里搞来的?张丽华没有想明白,但她把这个情况立即向指导员进行了详细汇报。
指导员得到这个重要信息很高兴,马上打电话给杨所长,可杨所长也在外面工作不在派出所,接着又打了几个电话没有找到杨所长,就立即派王大军骑摩托车去向杨所长汇报。
指导员想时间不等人,必须立即行动,随后他决定园艺场这部分力量马上上山搜索,争取在天黑之前抓到邓大根。
雷霆看着焦急的指导员自已心里也很急,但他了解这个山上的情况就建议说:这个山叫大象山,因为禁山禁了好多年,山上的植被这几年长的很好,树木也有好多年没砍伐了,山上原来的四条路都被植被覆盖了,上山很不容易,山上躲藏一个人,就是一百个人找也很难找到。为了防止搜山的时候惊动了他他又溜到山下,我建议在山下多设几个卡,另外上山的路线这样安排,他边说边在一张白纸上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