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杨前锋的故事_作者:云峰松(883)

2019-12-06 云峰松

    苏来宁一听头一麻,急忙说:“那我们干脆不搞奖励了。”

    杨前锋想了想说:“可以搞点小刺激,但要考虑周全。不行你们拟个破案竞赛奖励办法,从现在开始,破获的所有案件,不论是哪个部门破的都实行奖励,当然奖励还是以精神为主,物质奖励只能是意思意思,标准不能定高了,这个钱我向包局长汇报,看局里能不能拿的出来,如果拿不出来就定这个政策,钱由各实战单位拿钱发给个人。”

    苏来宁眼睛一亮说:“好好好,这个办法好,这样大家都没话可说了,也许对推动全局的工作有好处。”

    杨前锋说:“过去也搞过,但都是奖励给单位,没有发到个人,万事总有开头,我们试试看吧!看能不能有效的推动工作,再说不就是会战期间搞个竞赛吗!平时又不搞。”

    张丽华笑着说:“还是领导考虑全面,我们只想到城区这个重点了。”

    杨前锋接着说:“苏大对榔树案件有什么看法?”

    苏来宁打开笔记本说:“前期,同志们做了很多工作,能把这两起案件成功串并起来,其实对这两个案件的侦破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可惜这个案件动人动的太早了,两个受害人其实就是他们密谋杀的,就是不能定案,只能让他们逍遥法外,想想心里就有气。至于看法,其实也没有新的看法,但我认为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一是居委会主任钱大理是个关键证人或知情人,这个人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点之一,还要想办法找到他;二是李晚秋、李力胜和死者李来胜的经济问题,我看了整个材料,虽然也安排人查了他们的经济来源,特别是李来旺,案发前有人看到他拿出了一扎钱,说明他当时身上并不是没有钱,而这么多钱案发后在他家又没有发现,钱去了哪里?可惜上次审讯李晚秋和李力胜的时候没有在这方面进一步的下功夫,现在虽然迟了些,但我们围绕这一块还可以做一些工作;三是第一起案件受害人到底是哪里的,这人的身份还要搞清楚,以前已经发了协查函出去了,大队后来也派人到一些地方去找了,但一直都没有找到,我想这一块也不能放弃;四是继续串并案,这项工作虽然以前也做了,但我认为还要做,通过李晚秋和李力胜等人的经济收入看,他们九六年、九七年和九八年的收入很不错,还做了小楼房,在农村能做小楼房的很少,既然认定两个人是他们杀人,那他们很可能在外面还干了坏来,并且是为了钱干的。所以还要扩大范围串并案,只要能再串并上一起,案件就有希望能破。”

    杨前锋拍了拍掌说:“不亏为老刑侦,看了材料就能说出这么多想法,并且我认为你讲的都在点子上,你讲的四点意见,只要有一个方面有突破,案件就能深入下去了。”他喝了口茶接着说:“我同意苏大的意见,人员安排你们商量定一下,我自始之终参加就是了。”

    这时苏来宁的手机响了,是阳光责任区刑警队请他去开会,于是他不好意思的说:“我去开个小会,那我就汇报这么多了。”

    杨前锋点点头说:“你去开会吧!”

    苏来宁和张丽华走到门口,杨前锋想想说:“张教你等一下,我有事和你说。”    张丽华回头一笑,走回沙发上坐下来说:“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大事。”杨前锋说着起身问:“喝不喝水?我给你泡怀茶。”

    张丽华连忙站起来说:“你坐,我自己来。”说完她在小茶几上拿了个杯子,打开茶叶桶,抓了点茶叶泡了杯茶。

    杨前锋说:“大队分工,经侦中队是你分管吧?”

    张丽华点头说:“是我分管,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我意思就不要安排他们参加侵财类案件侦破和榔树命案侦破了,让他们破自己职责内的案件。”杨前锋喝了口茶,拿起桌上的一个文件夹递给她说:“最近接到几封实名举报,其中有三封是举报‘云海海棉床垫厂’厂长范卫兵的;另两封是举报‘田丰造纸造厂’厂长凤模范的;举报的内容都是说他们挪用或侵占了厂里的钱。中队再忙也要组织人员对这两个案件进行侦查。”

    张丽华接过文件夹打开边看边说:“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这类案件已经从检察院划归公安机关办理了,不过这几年我们从来还没有真正的办过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这类案件。”说完她认真的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