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杨前锋的故事_作者:云峰松(899)

2019-12-06 云峰松

    两人的妻子反应:他们出去半个月没有给家里一点信息,呼他们的BB机又不回,感觉不对头,就开始向D县的灵芝种植户打听,其中一个种植户说他们去外地找货源去了,具体到哪里没说,得到这个消息她们以为肯定到B市其它县区去了,因为这些县都是山区县,很多地方连BB机都收不到信息,于是就就放心的回了家,可在家等了十多天还不见他们回来,并且还是一点信息也没有,这让她们紧张了起来,商量决定再去找,而她们只知道他俩过去就在B市的几个县区收购灵芝,可把B市所有的县区跑遍了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于是她们扩大范围继续找,可出了门才知道,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想找人,真的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无能为力,最后她们认为方强和黄光辉可能在外地出事了,又不知道在哪里出的事,没办法,只好回到D县公安局报了案。

    虽然生没见人,死没见尸,但是D县公安局认为在他们的境内没有发生案件,也没有接到外地公安机关的协查,所以无法受理立案,接待民警也向全市其它公安机关作了了解,都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只好在值班记录簿上做了一个简单的记录,答复只要接到外地关于他们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她们,转眼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可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易中华和吴大海通过紧张的工作,韦金牛反应的情况都得到了印证,并全部属实,这四个人真的就这么失踪了,而这么多人消失这么多年没有留下任何关联的线索,家里人连在哪里消失的都不知道,想报案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报,可见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过程真的不一般,这让他们感到犯罪分子的手段真是太狡猾了,虽然只是进一步证实了韦金牛的话,并没有找到这四人的消失与李晚秋等人的直接关系,但是这让他们更坚定了杨前锋对整个案件的分析,增强了串并案件的信心。

    调查结束后,他们忘记了疲劳,精神十足的往H市赶……    通过在L市的侦查,杨前锋发现李晚秋他们的作案有一个习惯和共同点:那就是选择侵害对象时,他们基本上都是住在一个旅社,并且都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对他们都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而在相处阶段,都得到了对方的充分信任,因此,被侵害对象根本想不到他们会加害他们而放松了警惕,最后让李晚秋他们屡屡得逞。根椐他们的作案特点和规律,H市还有案件,这一点杨前锋坚信不疑。

    李晚秋等人在H市的活动,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找到了他们在H市居住的三个旅馆,所以杨前锋和张丽华返回H市后,首先对这三个旅馆开展调查,逐个找老板及相关人员询问。同时因杨前锋的要求,H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协外大队全力配合杨前锋和张丽华的工作,对市区所有的宾馆旅馆再次进行摸排,力争找到李晚秋他们还住过的其他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相关旅馆人员的深入调查,果然有一个人反应李晚秋他们在聊天的时候说过,他们以前还在一个旅馆住过,并且时间在掌握的三个旅馆之前,可这个人不知道具体住的哪个旅馆,只知道大概位置可能在市区的西边。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杨前锋他们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他立即把这个情况向H市的同行们进行了通报,在H市公安局刑警和相关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对市区西边的大小旅馆一一进行了摸排,当晚九点多钟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旅馆。

    原来这个旅馆叫顺顺旅馆,地点在H市区的东边(原来那三个旅馆都在H市的西面,两地相隔整整一个市区)。店老板叫沈小海,是H市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个体旅馆的人之一,当年只是把自己住的多多余的房子让出来开了个小旅馆,现在已经把原来的房子拆掉重新做了个大楼房,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大旅馆了。

    沈小军是个很精明的人,记忆力也很好,杨前锋他们找到他后,一提到李晚秋,他立即就想了起来,只是他有点怕事,不想多管与旅馆无关的事,也不想得罪住过的任何旅客。所以他开始不想多说,杨前锋通过观察,发现他顾虑很多,经过说服教育,终于打消了打的顾虑,让他如实的陈述了情况。

    根据沈小军的回忆,顺顺旅馆还真发生过旅客走后没有回家的事,那是九七年十二月下旬,一个贩卖木炭生意的老板叫郝黑子,四十二岁,J省人,他自己带了一部四轮家用车,每年下半年都到H市木炭市场贩运木炭回去卖,并且要的都是好木炭(无烟木炭),差了他不要,由于九七年这种好木炭货源少,在他旅馆等了六七天也没有收到他要的货,一天他退房时对沈小军说锦阳县有他要的好木炭,要去那边收购。于是他结账后就开车去了锦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