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有好女_作者:南方赤火(482)

2019-12-17 南方赤火

    原来不止绥陵城的堤坝,两侧的天然屏障都被炸得粉碎,黎州卫库房里的火药,恐怕都在这一盏茶的工夫内耗完了!

    他的脑子从未这么清醒过,可是对方精心设计的局下了血本,这么多炸药瞬间同时炸开岩石,根本来不及做反应。

    鹰船在水流中心打着旋,掌舵的士兵挥汗如雨,力图控制方向。上游河道巨变,水流的力量当面扑来,立时将轻型船只推向江心。连环舟上的铁索连了起来,鹰船不得不跟紧它们的位置,突然疾风掠过,一朵黑漆漆的乌云飘到上空,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朝士兵们砸下,好几盏灯笼葬身深水。

    只有闪电供给光亮,吴邵喘着粗气让船重新恢复行动避开火药,用耳朵判断船只被江水冲走的数量。战船此刻全然成了蝼蚁,在蜿蜒曲折的水道里横冲直撞,那些张皇的叫喊烙铁一般刻在他的胸口,他太阳穴青筋暴起,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望着水流方向———仍是看不见多少士兵在咆哮狂怒的波浪间失去踪迹。

    这一夜分外漫长。

    大雨从子时下到卯正,东方终于微亮,吴邵的盔甲湿透了,独自半跪在船头,犹如石像。

    副将狼狈地抹去面上汗水,硬朗的声线带了哭腔:“将军,一半船都不见了!这条河……下面是断崖!”

    吴邵双目尽是血丝,呼出一口浊气,果断道:“换路,剩余的人都跟紧了!”    罗敷受够了潮湿的天气,尤其是快要入夜的时候,树木发出各种各样的怪响,是山雨欲来的前兆。

    她拄着根树枝跟军医们下山,从早上一直翻到下午,双腿酸痛,肚子也不大舒服,当夜幕下闪着银光的江水映入眼帘时,她几乎热泪盈眶。

    终于不用爬山了……然而好像又有什么了不得的事。

    无星无月,江水被灯照的闪光。

    灯在船上。

    岸边竟停着齐刷刷一排船只,带着腥味的风从水面刮来,罗敷辨识出血的气息。走的近了,她才看见船上有人,但并非是熟悉的黎州卫或河鼓卫。

    那些人样貌邋遢狼狈,手里没有兵器,船头放着空空的弓.弩,火器堆在船尾。他们的衣服破损很严重,皮肤上有水泡过、火烧过的痕迹,好像经历了一场生死搏命的战争。

    十个军医停下脚步,黎州卫不声不响地出现了,按顺序登船,军医们被分为三组。罗敷分到的船在排在前面,她坐进船舱就不想挪步,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不多时船就缓缓地开动,黑暗里突然响起低徊的歌声,起初只是寥寥几人在哼唱,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进去,凄凉的调子在江上久久回荡。

    罗敷听不懂这里的方言,却也能从曲中体会出一丝一缕绵密的哀怨,旁边一名军医跟着唱了几句,被咳嗽打断了。

    他拿起酒囊猛灌几口,眼圈隐隐发红,罗敷想向他询问,可又碍着人家正伤怀,不便打扰。

    魏军医解释道:“这些投降的水军里有很多祁宁人,和咱们黎州卫是同乡,心情不好唱歌唱的都一样。唉,也是身不由己。”

    罗敷立刻抓到重点:“投降?”她反应过来,悄悄看眼周围陌生的士兵,低声问道:“越藩的水军怎么就成降兵了?这才几天呀。”

    她一直在自个帐篷里休养生息,养了六七日就上路了,期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丝毫不知卧榻方圆几丈以外发生了什么。

    魏军医抿了口酒,老神在在:“这就说来话长了。”

    原来她蒙头睡觉的这些日子,就是黎州卫最艰苦的时期,雁回山下的祁宁州卫使出浑身解数,火药和乱石齐发,烧山砍树、日攻夜袭,誓要把几千人逼下山。黎州卫不得不与他们正面交锋,死伤不少,眼看就要从后山撤离。

    越藩的人马十分乐意见他们从后山走,雁回山就一条通往南江的山路,黎州卫没有船,只能临时撑起筏子渡河,正所谓前后夹击滴水不漏,刚好送给水军练手。而这个如意算盘确是打漏了,罗敷看着这一连串船逆着水流乘风破浪,用膝盖想也知道水军被成功地算计。

    “削藩大军派了一千人的小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山中,并入卫所。里面的人可不一般,个个都能上天遁地,在林子里钻起来,那群呆头呆脑的兵休想摸到他们的行踪。千户长奉命带人拿着地图去水道上埋下炸药,等夜里大雨涨水,水军转移泊船地点之时,便沿路引燃火线,闹了个天崩地裂。附近山势奇特,炸开了石壁,水流大举喷向两山之间的河道,据说江水瞬间冲走了两千条小木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