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_作者:骑鲸南去(260)

2019-12-18 骑鲸南去

    如果自己没有被魔气浸染,师父定会将自己替众家道门子弟受苦之事嚷嚷得天下皆知,管他娘的道门颜面,他徒弟不能替人受了罪,还得不了个好名声。

    但自己现在身受魔染,情况便大不一样了。

    天下反魔,已成泱泱大势。

    若是让所有人知道封如故为了一群道门同辈,遭受了魔染,只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无尽的同情和敬意。

    而封如故会在这样的同情和敬意中,乖乖蜗居风陵一角,做一世惹人怜悯的废人,了此残生。

    第二,他只能享受短暂的同情和敬意,久而久之,他会变成道门中的一根刺,风陵里的一块痈疮。

    灭魔大潮后,各家道门正是崛起之时,人人皆想执道门牛耳,成为真正的名山正派。

    到了那时,受了魔染、随时会转化为魔修的封如故,会成为攻讦风陵的绝佳借口。

    仙道有魔,怎能容之?

    至于这魔因是怎样种下,谁又会多管?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此事隐瞒下来,让封如故退居幕后,光环加身,受万人敬仰。

    至少这样,他不必在令人窒息的怜悯中过活,仍有人敬他,怕他,畏他。

    世人提起他,不会哀叹说“那个可怜虫”,而是“那个英雄”。

    既是要做英雄,就要做得纯粹,倘若将那些道门小儿的丑态公诸于世,道门内部难免要生出争议和动荡,如故用血肉换来的人情,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封如故还是之前的封如故,自是不稀罕这点人情,丢了便丢了,撕破脸便撕破脸。

    但他现在全无自保之力,人情,反倒成了保护他的最好屏障。

    假如他没想错的话,逍遥君会亲自造访各家受他恩惠的道门,挨个敲打,从而将这份人情牢牢稳固下来。

    然而,对封如故自己来说,他目前只有做一个光荣的废物,和一个可怜的废物两种选择。

    封如故知道,想这些烦心的琐事,无益于他的恢复,索性先将这些抛诸脑后,专心致志地缠着常伯宁。

    在他养伤期间,来探望他的人几乎要把风陵门槛踏破。封如故想见就见,有的人,封如故懒得再看一眼,便假称伤重,避而不见。

    丹阳峰也来了人。

    指月君持一把拂尘,着一袭红衣,是灼然玉举,皎如玉树一样的人物。他关怀他的身体,又赠他丹药人参,态度温和,极尽温柔。

    直到离开前,指月君才轻声细语地问了他最想知道的问题:“如故,你知道兢儿去哪里了吗。”

    以往,封如故听到“兢儿”这个称呼,必然是要取笑韩兢的。

    现在,因为已没了这个可以取笑的人,他只能摇头。

    封如故不知道韩兢去了哪里,但他听说,师父之所以能确认“遗世”完全封闭后的大致位置,是因为一团闪烁不定的“鬼火”。

    起先,“鬼火”是几个寻常村民发现的,他们只将它作为一桩寻常的灵异之事,并未搁在心上。

    直到有一名风陵的道友恰巧遇见了这团光,意外发现,这团“鬼火”并不存于此世,而是从彼世中穿透照耀而来,心生疑窦,将消息传递上去,才借此寻到“遗世”之地。

    这团光,似是在“遗世”内部,有一个人在向外界传递消息、指引道路。

    至于这传递者究竟是谁,便不得而知了。

    指月君怀着心事离开后,荆三钗又来了。

    他说,他要走了,离开道门,或许以后不会常来风陵,但他一定会来。

    封如故知道他缘何离开,是以不多询问,也不多挽留,只笑着说,上次你送来的烟叶,镇痛还挺管用的,能不能再送些来?

    他的伤痛不仅停留在被剐的皮肉上。魔化的痛楚一旦发作,与油煎火烹相比,也不遑多让。

    这种时候,吸些延胡索制成的竹烟叶,身体和心里都会好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