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立刻说:“我没有讹你,这些矿泉水我拉货时就是12块一桶,我只挣几块钱跑腿费。”
尧曳挑眉:“我什么时候说你水卖的贵了?”她努力柔和语气。
“我的意思是劳动最光荣,你不喜欢收小费我理解,但是,正常的劳动付出就该得到回报。”
张晓微微皱眉:“比如?”
“比如你帮我把水搬回家,跑腿费多少合适,你看着提。”
张晓眉头顿时一松,他瞥了眼门口的两桶水,直截了当地说:“你拎不动。”
“……”
尧曳吸了口气,“对,这么大两桶水,我确实拎不回去。”
“六十。”张晓报价,“一层楼五块,12层六十。”
“一桶水?”
“一共。”张晓冲门外一扬下巴,“我有三轮车,路上就不收你钱了。”
价格谈妥了,张晓把两桶水拎到三轮车上,锁好保安室的门。然后他低头看到门边地上放着的纸盒:“这个卡式炉是你的?”
“对,买来烧点热水。”
张晓一点头,把盒子和气罐抱起来,一起放到三轮车上。
放好后他顺带着问:“多少钱买的?”
尧曳说:“卡式炉三百。”
张晓抿了抿唇。
“怎么了?”
张晓抬起眼皮:“你被坑了。”
“……”
“我也进了几个炉子,一百五一个,质量比这个好。”小张又指指纸盒上的商标,“就这牌子,一百块买都嫌多。”
尧曳一时竟不知回复什么。她的思维里从来没有一个物品合不合算的概念,在这个品牌溢价经济泡沫的时代,有卖有买,一笔交易就是成了。
张晓及时体察到了她的沉默,并且将此解读为难过,于是他一边推动三轮车一边试图劝慰。
“其实你买的这个吧质量也不算太差,可以凑合用。”
尧曳轻声一“哦"。
张晓将三轮车车推到斜坡处,下了人行道,沿着平坦的车道走。车子不知哪处构造在磨擦,随着行进发出有节奏地金属敲击声音。
“铛,铛,铛——”
这声响使人不得不关注它,尧曳看着三轮慢悠悠地转,突然觉得眼熟。
“这三轮车,是不是之前停在我车库门口的?和那堆杂物一起?”
顿了一下,张晓才有些不情愿地回答:“是。”或许觉得擅用他人物品不好,他赶紧又补充,“一直没有人认领。而且坏了,我重新修了修,才能用。”
“是哦。”尧曳拖长尾音,若有所思,“那堆杂物里,不是还有两辆自行车?”
张晓说:“是……”
“你可以都推回来,修补一下,转手就能卖出去。”
张晓闻言立即回头看了她一眼,似乎不确定她是否在认真建议。
“我不是在调侃你,我说真的,现在人都乘车出行,偶尔有自行车的家庭也不足人手一辆,自行车肯定特别紧俏。”尧曳唇角一扯,看向张晓,“你怎么这个表情?还是——你已经把自行车都推回来了?”
张晓转回头去,不知在看车轮还是看地面,总之他脑袋微微低垂:“我都放在保安室后面了,你如果想骑得话……”
“我不会骑车。”
张晓脚步慢了一下。尧曳摊摊手,走到与他并排:“我倒是想骑车,一直步行怪累的,现在学骑车还好学么?”
张晓侧头看着她,思考了一下,吐出两个字。
“分人。”
“怎么个分法?能学会的和我这种学不会的?”
停顿了下,张晓转回头去看前边。
“我的意思是,我也不清楚。”
尧曳笑了笑。她也看向前方,此时天空呈现淡淡的粉橘,有些粉色很远,像是云彩的颜色,有些橘色很低,像是夕阳的颜色,大部分二者都混在一起,衬着栋栋楼房,形成很写意的晕染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