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笑笑:“是。”
纪氏迈着轻盈的步子不紧不慢地走着。看着这侯府中的一草一木,她终于理解了秦三叔常说的那句话——
“兄友弟恭,方能家业兴旺,家业兴旺,旺不只是家主一个人,而是阖家上下每一个人。”
在此之前,纪氏并非没有埋怨过定远侯太过严苛,自家夫君略显软弱,什么都要听兄长的。
此时此刻,看着小辈们的相处,她才知道自己何其有幸嫁入了这样的人家。
若非长子英明,嫡女帮扶,她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哪会有这般境遇?
后面还有两个小的,都要仰仗着长兄嫡姐。自然,待他们羽翼丰满也会反哺于这个家。
所谓同气连枝,荣辱与共,便是如此。
秦三叔美滋滋地喝着纪氏叫人送来的补汤,边喝边显摆:“看吧,大娘子心里还是有我的。听见芳草说的没,这汤就连二郎那小子都没喝上,专门给我送过来!”
长随僵笑着点点头——我的主君哟,芳草姑娘还有一句话您没听着,这是二郎君不喝的,才给了您!
作者有话要说: 不如猜猜,二哥哥能考中不?
呐~会有二更哦,已经写了一部分了,希望能在18:00左右更新~ 大昭国的进士科一共考两场:时务策和文章。
省试在汴京贡院举行, 由礼部主考, 考官共六位, 不分主次,考卷采用糊名制、誊抄法, 最大限度地防止舞弊。
二月末, 春寒料峭, 考生们需得在贡院待上两天, 家人们便在外面盼上两天。对于双方来说, 这大概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两天。
终于,随着一声清越的钟磬之音, 考生们像入了水的鱼儿般,终于重新活了过来。别管考好考不好,能竖着走出贡院的就是真英雄。
大门一开, 家人们一拥而上。
这时候也顾不得身份地位了,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在泱泱人群中寻找自家崽。
秦耀的好身手就在这时候显现出来了, 别人还在相互推挤的时候,他已经把焉哒哒的秦修从人群中拎了出来。
纪氏急吼吼上前,一迭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秦修扒着秦耀的肩膀, 虚弱道:“就剩半条命了。”
纪氏一巴掌拍在他身上,“谁问你了?我问题目怎么样, 可还难?写满一张纸没有?”
秦修瞪大眼,惊奇地看着自家母亲,想哭的心都有了——我一定是捡来的吧?一定是吧?
另一边,苏泽穿过人群, 走到安国长公主跟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孙儿不孝,劳祖母挂念。”
翩翩佳公子就是翩翩佳公子,同样是考了两天,秦修这样的考成了一条半死不活的咸鱼,人家依旧是白衣飘飘,风姿无两。
纪氏往那边瞅了一眼,更嫌弃自家这个了。
好在,有人不嫌弃。
赵攸宁跟安国长公主说了一声,主动走了过来。
前一刻秦修还趴在秦耀身上装死,看见未婚妻过来,立马直起身子,整好头冠,衣裳扯得一丝褶皱都没有,嘴角弯起来,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
不过,看在赵攸宁眼里,前一刻的他和后一刻的他并没有什么区别。
纪氏叫着秦家众人去问候安国长公主,留一对有情人独自说话。
梁家的马车也来了,秦莞和崔氏、姚氏、梁情、梁愉一起来接梁桦。虽然彼此关系不大好,该做的表面工夫还是要做的。
当然,也只是表面工夫而已。
梁桦状态不错,眼中闪动着自信的光彩。只是在姚氏问起的时候,他却故作遗憾地摇摇头,“今年的题目有些难,想来答得不好。”
崔氏了解自家儿子,听他这么一说,眼中便带了笑。
姚氏是个直肠子,真以为梁桦没考好,连忙安慰:“没事,都说科举难考,哪有一次就中的?你还年轻,好生学上三年,下次再来。”
梁桦那表情就像吃了苍蝇似的,恨不得大吼一声:我就是谦虚谦虚,等着你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