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_作者:宝禾先生(55)

2020-01-03 宝禾先生

    QAQ丧尸好恶心,身上好臭!不要过来!

    TAT人类好可怕,表情好凶!不要过来!

    无法,他只得默默收拾好行囊,找个荒山野岭躲了起来。

    然而,这个山头已经有主了。

    僵老尸:啊呜呜?(你谁啊?)

    沈从心:丧丧丧、丧尸……

    僵老尸:啊啊呜?(你啥时候死的?)

    沈从心:刚刚刚、刚死……

    僵老尸:啊呜?(结巴?)

    沈从心:不不、不是,就、就是有点紧张。那、那个,我可以在这里住、住下吗?

    僵老尸:乌拉!(没问题,兄弟!)

    就这样,一僵一丧两个尸从此过上了相亲相爱,种田(西红柿)养狗(丧尸狗)躲人类的生活O(∩_∩)O    6月30日

    天气晴

    邻居今天终于要把他们家狗给接走了!

    虽然他说下午的时候才能回来,可是我一大清早就收拾好了狗用的各种东西,打包好放在客厅,等着邻居来接它。

    那条狗好想知道自己要回去了,竟然一反常态,显得格外乖巧粘人。

    孔论说这狗有情有义,可我觉得它就是舍不得一天三顿肉罐头的生活。

    “如果我是狗的话,自然也舍不得这种好日子。”孔论笑道,“不用忍饥挨饿,也不用颠沛流离,多好啊。”

    我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又是触景生情了。

    可能因为《论语》是语录体的缘故,孔论对于孔子的感情格外深,甚至隐隐有些分不清彼此。

    孔子曾经被人说“累累若丧家之犬”,他便有种自己也被人这样形容的感觉。

    可《论语》和孔子毕竟是不一样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孔子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可他却自打出生起就被人奉为经典。

    “说起来,好像很少听你提及老子的事情呢。”孔论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应该是个很有深度的人吧。”我道。

    老子和孔子不同,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故事流传下来。

    在我印象里,只是朦朦胧胧间记得似乎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可若是让我具体形容一下,我还真说不出什么。

    当然,小时候我也曾经好奇过这件事情,可是由于我出生的时间太早了,在我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没有散佚掉的书灵几乎没有几个。

    老易曾经信誓旦旦地跟我说,《道德经》的作者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世化身,因为写下了《道德经》,所以也被称作道德天尊。

    这番话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时间长了,大家也就默认了这种说法。

    “难怪人家总说你是‘天书’呢。”孔论笑道。

    他这话一语双关,一是打趣我的出身,二是在说我不好懂。

    其实《道德经》里的话在我看来十分简单易懂,我一直都搞不明白大家到底是卡在了什么地方。

    “可能就是因为太好懂了,反而不太容易让大家明白。”孔论若有所思道。

    言归正传,邻居这次去的地方是澳门,为了感谢我们这几天帮他照顾狗,送了我们好多包装精美的特产小吃。

    不知为何,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论语》里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虽然不喜欢别人打扰i,不过若是每个来拜访的人都像邻居这么会为人处世,我倒也不介意偶尔帮些小忙。

    “别的姑且不说,这个袋子倒是挺好看的。”孔论道。

    袋子上印着一个建筑物的轮廓,虽然以前没有见过,不过我猜大概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

    我掏出手机搜了一下澳门的位置,忽然发现它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远。

    短短三天的时间,邻居竟然在两地之间跑了个来回!

    他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如同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那样会腾云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