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考科举_作者:一七令(242)

2020-01-04 一七令

    这一考,便是一整日,顾邵不清楚时间,只知道自己落笔之后,肚子已经在咕咕叫了。

    再看周围,许多贡士也都是一脸菜色,不知是被饿的,还是在这大殿内憋的。这大殿只有这么一点儿地方,贡生却有几百来个,只看座位之间的间距便知道有多拥挤。

    日暮时分,又有礼官来收卷。不论做完没做完的,都不敢拖着,这毕竟是皇宫,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

    从殿中走出来,顾邵感觉还不错,找到了吴澈之后,便轻轻松松地跟他走到了一块儿。

    周伯琦落后了一些。

    他瞧着顾邵一脸愉悦的模样,不由得想起了会试的时候。会试的每一场结束,顾邵都是这幅模样,如今又……

    周伯琦心下一沉,不可能的,他并不比别人差。

    考生相继离开,文华殿中依旧是灯火通明,受卷官将受伤来的墨卷整理好,一一交由弥封官,弥封官盖上弥封关防印又送去给掌卷官。

    三月十六日卯时,读卷官入殿评阅考生墨卷。

    这一评,又是一整日。

    虽说时间匆忙,可是诸读卷官仍旧在傍晚时分将墨卷评阅完毕,且还择优挑出了十分墨卷呈到皇上跟前。

    皇上将那几张卷子翻了翻,最后目光定在那张最出众的墨卷上。

    “此子书法,可与朕媲美。”

    底下诸臣闻言都是无奈至极。都是看过考卷的人,想也知道圣上如今手里拿的是那一份。墨卷虽被弥封,可字迹却封不住,看过这位字迹的人,也都认出了这人究竟是谁。

    皇上想到许久之前,王翰林对他夸赞过的那句话,心里便已经有了底。

    他依次给几张考卷定了名次,轮到他最满意的这张时,皇上却突然道:“虽说这上头的画得圈最多,不过为显公正,诸位爱卿可再次表态。有意推选此子为状元的,可站前一步。”

    十七位大臣犹豫了片刻。

    王翰林未动,郑尚书也没有动,不过向前一步的还有不少,毕竟这张考卷是他们评出来的,不说书法令人叫绝,单就着策论写的,也少有人能及。不论此人是谁,都足以得状元之衔。

    余下未动的,自然是心里有别的想法。

    皇上拿着朱笔数了数。

    十个!超过一半了,皇上只觉自己已经足够公正,再没有犹豫,直接定下次张墨卷为一甲第一名。

    见状,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王翰林和郑尚书,却都面色和缓了些。

    定过名次之后,皇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立刻就撕开了弥封。

    周围的人想阻止已经晚了,皇上肆无忌惮地丢了纸,附身趴在桌案上一看,当即乐了。果真没错,就是他心里想的那人!

    他可真是英明神武。    翌日,辰时一刻,众位殿试考生都已站在文华殿外。

    四下无声,下一刻,忽有一人从殿后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十来位朝官,宰相为首,王翰林即六曹尚书等紧随其后,直至殿中。

    顾邵知道这必定是圣上来了。他再心大,这会儿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他先是答应了系统要考状元,后又在郑先生跟前吹嘘了一顿,要是这会儿没捞到名头,那他就丢人了。

    正紧张着,忽然闻得殿中鸿胪寺官宣读制诰:“……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声音由此停住,再往后,便是宣读进士名次了。

    一甲第一名的卷子早已经被拆开,只是如今要唱名,读卷官还是装作一本正经地又拆了一遍卷子,接着唱道:“一甲第一名,镇江府金坛县顾邵!”

    自大殿往外,又有一鸿胪寺官员高唱一声。

    到大殿门口的丹樨上,又是高唱一声。一声接着一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直直地落到顾邵耳中。

    既惊又喜!

    顾邵简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余下一众考生,也都各有各的反应,羡慕有之,嫉妒有之,难以置信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