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_作者:我想吃肉(51)

2020-01-20 我想吃肉

    白芷笑笑:“帖子我都留下了,万一有闹事的可以拿出来镇一镇,包打听的牌子,真有难事就托他们放出消息说济世堂有事,我听了必会赶回来。平常别用,人情债不好还的。”

    张娘子道:“我懂。”

    白芷想了想,忽然伸手将口罩摘了下来:“认一下脸吧。”

    张媛媛嘴张得能放下个馒头,手里的帕子掉到了地上。白芷给了她一个拥抱:“珍重,我在妆匣里给你留了压箱底的东西。”

    张娘子回神最快:“哎哟,真是、真是……”

    白芷笑笑,敛衽一礼,抄起斗笠一扣,牵着驴沿着大路慢慢走了。    虽说是南沈北顾,白芷还是决定往北走。赶上这个节气,见识一下北地的寒冷以及在酷寒之下的各种病症、当地的灵药。

    之前吃过苦头,这一次出远门她准备得就很充份,准备了两头驴子,一头驮着行李、一头驮着药箱,雨伞准备了两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好了防水,铺盖卷儿连简易的帐篷都带了。以为再也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了。

    然而花了二十天她才走出二百里地,先是安州的病人通过身形、驴子就能认出她,接着是附近州府曾慕名到安州求医的人。有不知道她的见状也好奇打听,一传十、十传百也有死马当活马医来求诊的,又耽误一程。

    白芷将收到的谢礼土产、绸缎之类找镖局托运去济世堂,足托运了三次才清完。最后一次托运完之后,再没人围着她了,她才得以从容补了些药材、食水,买了件皮裘。重新上路时已遇到了三场雪,早不是采药的好时节,索性加紧赶路去一个偏北的城里先落脚。

    十天之后,白芷裹紧了皮裘,脑袋上扣了顶风帽只露出两只眼睛。此时离安州已北行了近千里,离沿海的绥远城还有十里地的时候,驴子累得罢工了。头上飘着鹅毛大雪,脚下是半尺深的积雪,白芷硬将两头驴拖进了城。算算时辰才正中午,街上却几乎没有行人,铺子是关的多、开的少,白芷只得拖着驴折返去请教守门卒。

    守门卒看她一手一头驴居然拖得不吃力、腰间一柄短刀毫不在意地露着,也不大敢诓她,只是将她引到一个收费很给本城长脸的客栈里去。守门卒口鼻喷出团团白雾:“这就是本地最大的客栈了,最是干净安全,这里面有知府夫人的干股,没人敢闹事。天暖的时候过路侠士多,这会儿他们都走了,最是清净不过,人都猫冬呢。”

    白芷到了客栈才知道守门卒说的清净是个什么意思——这客栈的客房空着一大半,只有几个长年包住的,过路客一个没有,今天她算是给客栈开张了。

    见到一天里的头一个客人,掌柜的笑得极喜庆:“您是今天头一位客,照规矩,我给您打个折,怎么样?原本住一天的钱,够您住两天的了。”

    白芷伸出戴手套的手往桌子一抹:“你这儿客不多呀,没什么不干净的事吧?”

    掌柜叫起冤来:“这大冷天儿的,哪儿人都不多,天暖的时候通铺都挤满了人。这是绥远城不是野路边儿,您就放心吧,不是黑店。”

    白芷道:“人不黑,价黑。”

    “瞧您说的,要不您先看看它值不值这个价。”

    客栈很大,与当年见过的龚氏客栈也不相上下,前面一楼是吃饭的地方,有大堂有雅间,二楼都是客房。后面一字排开五个单独的院落,两头两个院子住了两个长年包住的商人,白芷就定了最中间那一个,先交了七天的房钱,让把驴卸了去喂,行李放到房间她自己收拾。

    掌柜的招来伙计给屋里点了两个大火盆,又问白芷饭怎么吃。白芷道:“你大堂又没什么人,我还在房里吃吧,不用多,一荤一素一汤一饭。午饭后给我送两桶热水来,内掌柜要是愿意与我一起吃晚饭就送一桌席面过来,如果有安排就还是跟午饭一样。晚上要是闲着,来我这儿聊聊天儿,我这儿零嘴儿有的是。”

    掌柜往来客人见得多了,笑着说:“就怕这里的女人爱喝酒,您不待见。”

    “那就再送两坛老酒过来,够吗?”

    “够、够的!”去安排饭食、嘱咐妻子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