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成一个国_作者:无极书虫(779)

2020-01-28 无极书虫

    灵台上,武安君忽然道:“此子阵法超绝,若兵家分脉,其可为一脉之主。”

    妇好坐在旁边,听到他的话后马上笑道:“怎么,你心动了?要不要下场去试试?”

    帷帐内,也传出低沉的笑声。

    “武安君如要下场,便无须以宋卫相争,直接以秦汉之争即可。”

    白起、蒙恬以及尉缭子都与秦国有关。而霍去病、邓禹可归入汉朝,李靖这后世演义走出来的宝塔神,可算成汉朝一方的援兵。

    “余粗通军略,不敢和诸位大贤媲美。”白起谦虚道:“若殿下意欲再度庙算,可请鲍子出面。”

    庙算至此,灵台上众人各有所得。结局已经知道,如果还有质疑,那就只能等下次庙算了。

    同席位间,一个胖乎乎的老先生站起来,连忙摆手:“小老儿不过大夫之才,比不得武安君,比不得啊。若论军演庙算,还是你们兵家这些人合适。”

    武安君:“您老虽然不是兵家之人,但也有《鲍子兵法》流传后世。又是齐国有功之臣,古来大贤,为何不能下场?兵之道,国之延伸。您曾为国相,如何不通国事?”

    鲍子,鲍叔牙也。

    这十年间,姬乐从来没有放弃对管仲的降灵。建立武庙后,因为香火祭祀的缘故,姬乐再度尝试降灵管仲。

    奈何管仲还是不来,反倒是请来管仲的好友鲍叔牙。

    不过鲍叔牙也算古之名臣,虽然目前不欲操劳,但也领了一个谏官大夫的职位。

    鲍叔牙摇摇头,拱手问帷帐中的姬乐:“兵家四脉之争,殿下可有决断?”

    帷帐中,传出姬乐的笑声:“还是那句话,四脉之说不过空谈。兵家四脉本为一体,国政为根,权谋为本,军制形势、阴阳时气、战技巧工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兵家四脉之说在故土便有,是东汉提出来的一派论点,将兵法分为四类。

    但用兵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用尉缭子的话,文武之道互为表里,兵之道,不过政之延伸。一切仍归于政,一切仍归于国。

    而且兵家四脉将兵书《尉缭子》划入兵形势一家。可《尉缭子》之中难道没有兵权谋一脉的思想吗?

    先秦时代,哪有什么四脉之分?

    如今在异世界,术法力量增强,能操控气候变化,以阵法屠神,导致兵形势和兵阴阳两脉崛起。

    而其背后的主导者并非后世所言的姬乐,而是杨柯!

    是国君觉得兵法混杂,要在夏国确立全新的兵家体系,才让姬乐弄出一场灵台庙算,以此共同参详,到底要不要分划四脉。    听到姬乐的话,杨柯剑眉拧紧:“说的好听,但你那理想状态,又有几人可以办到?”

    姬乐对兵家杰出者报以的期待,是一来可以凭借谋略治国参政;二来能整顿军务,建设军制,推算战争;三来可卜算阴阳,呼风唤雨,占卜凶吉;四来能制作精巧器械,并且传授军队将士吐纳练气之术,增进武魄。

    完全达到这四点的人,才能视作真正的兵家传人。然而现实是骨感的,谁人有那么多的精力完成这四方面?

    “太公就可以。”

    废话,你那武庙中的太公可是神话版存在。能治国安邦,排兵布阵,还能演算天机,创造军器械。要再论几人,恐怕只有管仲、张良又或者诸葛亮才能办到吧?

    “人无完人,更何况这等全才?兵家四脉之中除却战略方针外,也有自己的修炼体系。”

    “兵权谋一脉倚重国运,借军煞国运而行修命养气之法。”

    这一脉,就是人道龙庭最常见的官家修行法。国王皇帝册封官职,然后气运凝聚力量,借国运之力修行,又名“扶龙庭”。

    “兵形势一脉依赖阵法,通过阵法推演天地法则,以军魂兵煞之力成就自身。”

    这一点,在司马宣德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在边台期间,每日命士兵操练阵法,而自身坐于阵法中央吐纳军煞。随着阵法越来越玄妙,他自身对法则的领悟也越发精深,如今已经是五鼎巅峰,跨入六鼎不在话下。如果他能从“人之阵”扭转为“天之阵”,以人力演化天道,那么跨入神明行列,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军阵之神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