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梭_作者:心有期待(488)

2020-01-29 心有期待

    于是二房搬到新家后,每天都是身处食物链顶端的大栓先吃饭,吃剩下的,才轮到周二根夫妻俩和大妮姐妹三个。长此以往,大栓俨然成为二房一霸,土皇帝本土。

    时光如梭,转眼间来到一九六七。

    这一年夏天,方立安和大柱小学毕业,成为一名拥有小学文凭的农民。

    大柱特别高兴,他们当初上学的时候,学校是有六年级的,他们得读完六年级才能毕业。后来文化运动搞起,教育改制,小学缩短至五年。

    周大柱:少念一年书,敲开心,终于可以回家种田了。

    彼时,大柱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小伙儿,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觉得自己可以扛起一头猪,打死一头牛,力大无穷直逼举鼎的楚霸王。所以,小学毕业后,他说什么都不读书了,一定要回家种田。

    身为大哥,他也是这么劝方立安的。这些年,经历了分家,经历了最初的动乱,周大柱成长许多,骨子里现实不少。

    “读书有什么用?花钱不说,还浪费时间,有这功夫多挣点工分不好吗?学校里如今乱七八糟的,你留下也学不到东西,不如回家种地。”

    “……”他这套“种地挣工分娶老婆养娃”理论,把方立安的耳朵都磨出老茧了,方立安习惯了左耳听右耳冒。

    大丫今年十八岁,去年跟王庄的一个小伙子定了亲,据说,是个憨厚的老实人。向红梅打算再留她一年,虚二十再出嫁。

    三柱在分家后的第二年开始上小学,暑假后上小学四年级。

    这里需要说的是,前两年,周二根家的大栓和周三根家的大强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众所周知,大栓身子骨弱,周二婶舍不得他每天早上走十几里路去公社上学,只好让大妮教他识几个字。后来大队办扫盲班,二婶就把他送去了扫盲班,上学一事就此作罢。

    至于大强上学,周三婶竟然撺掇周三叔找周老头要书学费。大意是,大柱、二柱、三柱你给交了学费,怎么轮到他家大强就不交了?

    周老头也是个狠人:“我去你姥姥!个鳖犊子,懂不懂什么叫分家?不分家,别说书学费,就是娶媳妇的彩礼我也能帮你出!见不得我跟你大哥过得好是吧?非要来搞事是吧?老子打死你!”

    嗯,周三根就这么被打跑了,回家跟出主意的周三婶闹了一仗,两人才彻底消停下来。他心里对周三婶有埋怨,以前他过得多轻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正上面有爹娘顶着。后来要不是这臭婆娘说什么分家,他哪里需要天天累死累活养活下头三个小的。

    最后,大强上学的事不了了之。周三根的原话是:没见那些城里的知识青年都来种地了吗?城里人读了书来农村种地,咱们还去绕那个弯做什么?吃饱了撑的?老子的脑袋可没被驴踢。

    方立安小学毕业后,继续读初中,虽然学校的秩序崩坏,课堂内容也很让人一言难尽,但她还是坚持读了四年,一口气读到高中毕业。

    一开始她确实觉得初中高中读不读无所谓,但是后来想起文化运动期间实行五二二学制,这意味着初中高中读完总共才需要四年,相当于打了六七折,省了两年。

    非常划算,非常具有诱惑力……

    抱着“不读白不读,读了不白读”的想法,方立安就接着念了。

    一九六八年春夏,大丫嫁到了王庄大队。紧跟着,向红梅开始张罗大柱的婚事。

    周大柱是家中长子,按照农村的传统观念,以后是要给父母养老的,因此,向红梅四处打听勤快且性格好的姑娘,活儿干得不利索的不要,凶悍泼辣的不要,生怕儿子被儿媳妇挟制,娶了媳妇忘了娘。

    长子娶媳妇,向红梅看的十分仔细,甚至有些挑剔。直到方立安初中毕业,大柱的亲事也没定下来。中间,因为她的磨叽,大柱险些着了别人的道儿,差点被她眼中好吃懒做的知青女截胡。把她给吓的,一天到晚不错眼地盯着,防火防盗防知青。

    因着这件事,向红梅不得不加快了挑媳妇的步伐,最后,定了个中等长相,手脚麻利,贤惠温婉的姑娘。这姑娘是向庄大队的,跟向红梅还有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