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三月初五,我守在竹林,等着风仙姑经过的时候杀她。我还没等到风仙姑过来,先看到了云仙姑离开,也是合理的。”
“但后面问题就来了。”
“之前我们是根据‘事后往尸体上补花蜜、是为了嫁祸雪仙姑’这一点,来倒推火首座的行动线的,我们认为他可能返回九重塔看了一眼,看见雪仙姑醉倒,之后再返回竹林,等杀了风之后,就能趁机把尸体藏进九重塔。”
“就是这点推理,是有瑕疵的。”
“因为我如果是火首座,事实上,我并不知道风仙姑什么时候会经过这里。”
“我如果坚定不移想要杀她,就应该一直守在竹林。否则,万一我离开的时候,她就恰好过来了呢?那我不就失手了吗?”
“而瀑布到九重塔,除了竹林,又没有其他地方是可以供我在暗处藏身的。我肯定会寸步不离守在这里。”
云仙姑忍不住问:“那如果他是在竹林里杀完人之后,再回九重塔,看到雪醉了,想着能藏尸,还能趁机嫁祸,再返回竹林搬运尸体呢?”
“这还是不合理。”
顾良道,“你刚说的,我也想过。可是这依然有问题。我们继续把自己当做火首座。”
“第一,杀完人后,我也应该尽快离开。”
“第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是,事实上,我是不知道云仙姑会把雪仙姑灌醉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我的设想里,如果我回九重塔,撞见了醒着的雪仙姑,不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目击证人吗?”
“尸体就在竹林。而我跑去离竹林最近的九重塔,让雪仙姑撞见了,这不是给自己招惹嫌疑吗?”
“所以,我不认为,凶手会杀完人,再去九重塔,看到雪,继而想到能嫁祸给雪的事情。”
“知道雪会被灌醉、他可以趁机藏尸并实施嫁祸的举动,一定在杀人之前。”
“可是杀人之前,离开蹲守的地点去九重塔查看,这个动线是有瑕疵的。”
一旁,杨夜赞同地点点头,看向云仙姑:“其实我认为,关键性证据早就出现了。”
云仙姑:“哦?是什么?”
杨夜道:“恰好是追命毒针。也就是火首座准备的凶器。我现在发现……”
“风仙姑A是个很聪明的玩家,假造纸条、给尸体补花蜜……全都是为了给自己洗清嫌疑。公共区域的耳环,竹林的毒针,我认为都是她刻意扔下的,就是为了栽赃给火首座。”
“可我现在认为,就是她扔的这毒针,反而是有问题的。” 云仙姑不由问:“毒针有什么问题呢?”
杨夜道:“这种毒针的说明,你们可以再仔细看看,它是通过与人的贴身之物放在一起,认识那人气味之后,有了追踪功能,不刺中人不罢休。”
“因此,如果要用这种针杀人,其实我看到他之后,将针扔出去,就行了。不管我手法精不精准,这针会自动在人群中找到那个人,自己扎进去。”
“那么这样一来,其实反而是在人群之中,用这种针是最好的。”
“试想,比如大家都在主峰走路什么的,这种情况下是最好动手的。”
“火首座偷偷将针随便一扔,针会自动通过气味追踪风仙姑身边,伺机刺进去。”
“在大家不知道这种针的具体功能的情况下,只会认为,刺针的人是去到过风仙姑身边的。如果大家都没去过她身边,再考虑是不是谁手法精准,能给术法修为这么高的风仙姑刺毒针,这样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嫌疑,会针灸的木首座嫌疑可能还更大一些。”
“总之,从毒针的说明来看,拿着这种针的人,只要见到风仙姑,将针刺出去,针也就会刺中她。这是暗器大师制造这种暗器的厉害之处,也是火首座其实不必专门设计一个,让风仙姑去九重塔,他在蹲守在必经之路上刺针的手法。”
云仙姑反应过来了。“我懂了。如果刺针的人是木首座,他的针不管有没有毒,是不是刺死穴才致死,但最关键的是,他的针没有追踪功能。那么,考虑到比较暗的竹林是偷袭的好地方,木首座潜伏在竹林里,不让风仙姑看见,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