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凝去时人还不多,黛玉停了一会儿,正被先前的二太太拉着手走过来,席上都是女眷,贾府如今有两房,大房是袭爵的大老爷贾赦,二房是二老爷贾政,大太太邢氏是续弦,大房长子贾琏是原配夫人张氏所生,娶妻王氏,也就是先前的王熙凤,二太太也姓王,和王熙凤是姑侄。
“金陵四大家族”贾王史薛四姓互为姻亲,荣国公府老夫人贾母本家姓史,二太太王氏的妹妹嫁给了薛家,侄女嫁给了大房长子贾琏,数代姻亲,故而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席上倒是还好,只是李凝注意到,在老太太跟前,只有几位贾府的小姐和黛玉是可以坐着的,其他诸如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她们都是站着布菜伺候的。
李凝心下有些恻然。
还在船上的时候,她和黛玉说话时就听了一些这个时代的事情,只是不曾亲眼得见,如今一看,更让她明悟了几分。
世道对女子分外不公。
不多时用完晚饭,外姓的媳妇都被遣了出去,众人都在老太太跟前凑趣,外间忽有人来报,说宝玉来了。
李凝先前听黛玉提起过这个“衔玉而生”的表哥,不由起了几分好奇之意,然而等人进门,却有些失望: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少年,相貌倒是有几分灵秀。
宝玉看看黛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了,指着李凝道:“这个呢,你又见过了?”
宝玉细细看了看李凝,正正经经地摇头道:“我不认得。”
贾母和几个贾府的小姐却都笑了,贾母慢慢地说道:“今日倒要考考你,这两个妹妹,哪个是你林妹妹。”
宝玉忍不住又望了一眼黛玉,然后又看看李凝,露出一副头疼的样子来,拉着贾母的衣袖,撒娇道:“老祖宗给我个提示吧!”
贾母慈爱地笑了,三位贾府的小姐也跟着笑,不多时屋内笑声一片。
李凝瞅瞅他,见众人都在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笑,黛玉对她眨了眨眼睛,像是在说她也不知道。
这位受尽宠爱的贾府公子耍宝耍够了,才带着几分笑意指了指黛玉,说道:“我猜这位是林妹妹,鼻子眼睛都有些像老祖宗,这位妹妹我不认得,要是见过,我肯定记得的。”
贾母这才笑着把李凝的身世说了。
宝玉听着,竟掉了几滴眼泪,说道:“男儿污秽,怎么就偏偏占着这清平世道!倒让女儿家受那么多苦来!”
李凝摸了摸鼻子。
贾母把宝玉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他才好过了一些,又问两位妹妹读什么书。
先前贾母问起时黛玉说读到四书,这会儿只说略略认得几个字,李凝背过不少,可几乎都还给了自家兄长,也就跟着黛玉的话头说。
宝玉又问取字没有,这下李凝不怎么搭腔了,倒是黛玉说没有,又被送了个字。
然后这位宝二爷又问有没有玉。
李凝一开始以为他问的是身上带的玉,不想是问她们生下来有没有衔着玉,她和黛玉都说没有,然后就见证了一场狂疾发作。
形容灵秀的小少年前一刻还在笑着,下一刻登时变脸,一把脖子上挂着的玉摔在地上,大吵大闹,吵闹完了又哭。
李凝听了半晌才明白过来,这位爷觉得姐姐妹妹都没有玉,就他有,说明这玉不是好东西。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无可指摘。
贾母劝了宝玉好一会儿才劝好了,老人怕累,一天下来也够呛,又安抚了黛玉几句,自去睡了。
晚间,李凝没回住处,陪着黛玉睡。
贾母跟前黛玉没法发作,到了住处坐在床上越想越难过,越难过越掉眼泪,李凝替她擦了一把,不多时眼泪又下来了。
她只好把黛玉抱进怀里。
黛玉自小胎里不足,比寻常女童瘦弱些,虽看着比她大一些,其实身量和她相差无几,李凝抱着黛玉,倒像是两个小娃娃抱在一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