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些有钱人的。”陈骁补充道。
有钱人才能拥抱这个世界,没钱的,你就抱好自己的各种砖头。
还千万别抬头,否则别人家那八九点钟的太阳分分钟亮瞎你的双眼。
就在紧张刺激的工作中,陈骁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陈总,北岸商圈那块地皮,有人出了更高的价格。”殷祖佑在电话中说。
“殷先生,价格可以再谈嘛,对方出了多少价?”陈骁问。
“4500万。”殷祖佑道。
“那这样,我们东业集团这边再研究一下,希望殷先生给我点时间。”陈骁道。
陈骁紧急召开董事会议,把地价的事情谈了一下。
林荣恒问“会不会是姓殷的自己想要抬高价格?”
陈骁道“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就北岸商圈的发展潜力来讲,如果有人能够提前知晓政府的规划,也不是报不出更高的价格。”
祁伟辰问“你没问他是谁在与咱们争地?”
陈骁道“问了他也不会说,我看还是我们自己着手调查吧。另外,我们还是得先报一个比4500万更高的价格过去,把对手先压制着。”
董事会一致通过,给巨龙的殷祖佑报了一个4600万的价格。
没过几天,殷祖佑又回话,说对方报了4700万。
陈骁当时就炸毛了,但是对于这块地皮,他仍是志在必得的,所以也尽量克制着不与殷祖佑翻脸。
“殷先生,你觉得这块地皮真的能值这么多钱?”陈骁问。
“值不值的也要看这块地的潜力,这只能说明,有人比东业集团更看好这块地盘。”殷祖佑说。
听到这个消息,东业集团的董事会开始犹豫了。
董兴国说“修一栋作为东业集团的固定资产,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不过可不可以考虑一下别的地方?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苏雪丽一直在发展方向上都是持保守的态度,所以她赞成董兴国的说法“其实我们甚至都没必要去调查是哪家公司在跟我们竞价,就算你查到又怎么样?随着地产行业的兴旺发达,竞争对手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且人家也是合理合法的竞价,你拿他没有办法的。”
陈骁解释道“虽然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们闭着眼睛选一块地皮也具有升值的潜力,但是这个潜力的幅度也是值得探讨的。比如说中岛那个区域,一直以来都是渝市的核心地带,地价原本就高,但是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它的发展潜力远远不如南、北两岸。而现在,正是南、北两岸发展的初期,我们得抓紧这个机会呀。”
祁伟辰道“你的道理我们都明白,也很认同。可是,现在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跟对方竞价,无休止的抬高自己的土地成本吧?”
陈骁叹了口气“我再考虑考虑吧。”
前世,这块地应该是被一家很有实力的地产公司拿下并最终打造成地标建筑的。
莫非与自己竞价的,就是这家公司?
可算算时间,是不是早了点?
无论如何,陈骁打算要探个究竟。 原本拿下这块地皮并打造出北岸商圈地标建筑的地产商应该是泰利地产。
只是在陈骁印象中,地标建筑是2008年前后才竣工投入使用,现在才2001年初,提前了好几年啊!
当然,也不排除对方拿了地之后先用作了其他用途。毕竟陈骁只对后来的地标建筑有印象,对地标建筑之前的情况不太清楚。
陈骁一边派人收集泰利地产的一些公开信息,一边试图打入敌人内部,探听该公司的内部情报。
收集公开信息的方式比较简单,但工作量较大。
通常来说,一个地产公司在宏观上想干什么,都会主动批报出来,借以营造声势。就像当初陈骁搞美食城项目的时候,一榔头没挖,就先召开了记者发布会。所以,通过泰利公司的网站、报刊以及行业杂志都可以收集到他们一部份最新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