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言此计不动声色,莫说是启合帝,就连一旁跟个背景墙似的皇长孙也多看了楚言一眼。
启合帝因此乘兴而归,之后更是把来御书房当成了日常活动,还会时不时给楚言出个难题,看楚言总能轻描淡写将问题解决的模样,心里对楚言越发看重欣赏。
当然不满也是有的——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欺骗,楚言从不主动出头,总要别人把她揪出来了她才乖乖发言,这让启合帝总想欺负她,试图逼出她原来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可每次刁难都能被楚言化解,也越发让启合帝了解到了楚言的小脑瓜子里藏着多少的宝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每次启合帝过来,身边都会带着几个侍卫,其中就有李朝闻。
无思庙一事后,李朝闻不仅得了赏赐,还成了启合帝的近身侍卫,又因其本身就有才华,特别得启合帝的青眼。
这日启合帝在御书房考教他们的功课,除了楚言,李朝闻也被拎了出来做典范。
那些皇子皇孙们服气楚言,可不一定服气李朝闻这么一个没有背景的侍卫,于是就开始趁着启合帝不注意,挑李朝闻的刺。
李朝闻写得一手好字,但他最得意的,却是一手自创的字体。可他创的字体毕竟不是前人流传下来的,也没得过哪位名人大儒的夸奖,以此嘲讽李朝闻真真是再好不过。
那些假意把李朝闻拉去角落讨教的王孙贵族连讽带嘲,把李朝闻的字给贬到了地里去,李朝闻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可一来对方人多势众,二来那是他自己的字,自己夸自己,难免担上个自大自负的名头。
就在这时,楚言冒了出来,说道“你既然这么自信,何不试试上街卖字,若能卖出高价,我们自然就承认你这字是好字。” 楚言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站在李朝闻这边的。
若真是想要帮李朝闻, 只管夸一波李朝闻的字就成了,以她在御书房的人缘,必定能打个圆场, 何须真的想办法替李朝闻证明他的字是好的。
更别说这个办法还是让李朝闻上街卖字, 禁军侍卫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职,上街卖字笑掉人大牙不说,若真的卖不出去,岂不是不好收场。
因此所有人都觉得楚言也看李朝闻不顺眼,这才出了这么一个损招。
若是有讲道理的人在, 多半会提出异议,可谁让这里都是看李朝闻不顺眼的人呢,所以他们非但没有出言制止, 反而开始起哄。
而李朝闻毕竟年轻,受不了这样的激将法, 居然真的就答应了。
在众人不怀好意的欢声笑语中, 李朝闻极度不解地看向楚言,不懂好歹也是过命的交情, 楚言为何要这样对他, 结果就看到了楚言一脸满意的笑容。
李朝闻一愣,愤而转身回到了启合帝身边。
只用一招就达成了“李朝闻街头卖字”和“拉低李朝闻对自己的好感度”两项成就, 楚言当然开心。
为了防止李朝闻反悔, 有俩伴读专门在宫门外等着李朝闻, 见到李朝闻出来还追问他什么时候去卖字, 并问到了具体的时间和地址。
楚言转头就得到了消息, 让三喜拿着钱到时候去买字。楚言还怕三喜不知道怎么夸李朝闻的字好看,就对着从御书房带回的李朝闻的墨宝,写了一卡车的彩虹屁,让三喜去买字的时候顺带夸上一夸。
三喜虽然觉得背那些夸人的话难度有些高,但还是乖乖地背了。
出门买字那天,戴上幕篱的三喜问楚言,为何要叫她辗转去买而不是自己去?
楚言随口扯了个谎“是我把他骗去卖字的,他心里多半恨我恨得紧,我要再去买字,他定会以为我是在故意羞辱他,所以只能让你去了。记住,绝对不能让他知道是我叫你去的。”
三喜点点头“你放心吧。”
之后她便乘上马车出了门。
在楚言的一点点干涉下,除了玉钗,那些曾经目睹或者在驿站听说过“二姑娘死讯”的丫鬟都已经被打发的差不多了,其中还包括了银铃,新换上的丫鬟都是楚言拜托赵夫人精挑细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