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_作者:海青拿天鹅(619)

2020-04-04 海青拿天鹅

    谢浚闻言,眉间神色舒展:“如此甚好。”

    第二日清晨,冯旦给我送来了一身内侍衣裳。

    “谢长史说,今日我和你一道随他入宫。”冯旦道。

    我应下,将那身衣裳比了比,正合身量。

    “霓生姊。”冯旦看了看门外,压低声音,“谢长史说,我等此番要去做些大事?”

    我看看他,笑了笑。

    “怎么?怕了?”我问。

    “有甚可怕,宫中我去得多了。”冯旦说着,笑嘻嘻,“我那将来的富贵都在姊姊身上,姊姊放心,就算是刀山火海,我冯旦也在所不辞。”

    我拍拍他肩头:“甚好,你有这般志气,我便放心了。”

    谢浚派人来催促的时候,我已经将衣裳换好,容貌也做了些改变。

    内侍面上无须,我不能用假须遮蔽面容,便只好在眉眼上下功夫,用胶皮和妆粉做了个老相,站在镜前,活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内侍。

    谢浚自然知道我会易容,看到我的时候,没有多大惊诧,冯旦却是咋舌。

    “乖乖我的天爷……”他盯着我的脸,“霓生姊,果真是你?”

    “不是我还能是谁?”我说,“你可须谨记规矩,不能在人前这般唤我。”

    “那唤你什么?”

    我想了想,道:“唤我老倪好了。”

    冯旦讪然。

    “时辰不早。”谢浚走过来,道,“该入宫了。”

    我和冯旦皆应下,不再闲扯,骑到马上去。

    谢浚的随从不多,除了我和冯旦之外,还有几名侍卫。而进宫城之前,侍卫都须留在外面,跟随他的,只剩下我和冯旦以及一个车夫。

    但纵然如此,我仍能感觉到宫城守卫对谢浚的小心恭敬。

    或者说,这是对秦王的小心恭敬。

    对于所有能入宫的贵胄朝臣来说,最能让他们体会到人情冷暖和地位权势差别的地方,不在于俸禄或别人言语,而就在这宫城的一道道宫门上。

    像大长公主、桓肃或公子这样的人,平常出入宫禁,脸都不必露,那些守卫看到车夫的脸便会放行。就算不认得车夫,只消在他们面前晃一晃出入的腰牌,也不会有人敢阻拦。

    而别的朝臣则不一样,就算是三品四品的大官,在这宫城的守卫眼中也并非什么稀罕货色,若非大红大紫,照样拦下来查验车马,过问入宫去向。如谢浚这般诸侯王府里的属官,那是连官都不大算,大有可能会被守卫要求先在宫道等着,待他们慢慢地查验了出入信物,最后,颇有架势地说,按规矩,须得把车马留下,让他们步行入宫。

    但谢浚并未受到这般对待。

    一行人甚至还未到宫前,守卫远远看到马车上□□的标志,便往两边撤开。谢浚唯一一次让车马停下来,乃是他要吩咐侍卫们在宫外等候。

    我骑着马跟在谢浚的马车边上,瞥了瞥路旁的将官和士卒,只见他们注目着谢浚的马车,面上皆谨慎之色。

    董贵嫔的宫室,我从前跟着大长公主来过。恰好,也正值这般天寒之时,四周皆萧瑟之景。

    一名老内侍出来,与谢浚见了礼,引他往堂上而去。我和冯旦各捧着些食盒和锦盒,跟在后面。

    三年不见,董贵嫔看上去倒是比从前更是精神,看到谢浚,面色和善。

    堂上也仍是安静,身边除了一名老宫人,别无旁人。

    那老宫人我认得,是董贵嫔心腹,上次我跟着大长公主来的时候,二人密谈,这老宫人可在旁听着,不必回避。

    谢浚将各色礼盒一一呈上,向董贵嫔问了安,又替秦王报了安康。

    董贵嫔面带微笑地听罢,喝一口茶,忽而道:“前几日东平王来探望老妇,说子启病危了?”

    她那神色颇为平静,仿佛不过问问秦王吃饭了没有。

    “正是。”谢浚亦神色如常,道,“前些日子,东平王府长史张弥之到了上谷郡,殿下在病榻上召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