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目光闪了闪,看向我,我亦觉得这话有理,对公子道:“伍叔所言甚是。”
公子颔首,道:“且有劳伍叔。”说罢,与我走入院中。
只听墙外一阵杂乱的马蹄声,未多时,骤然而至。
“这田庄的主人可在?且出来说话!”只听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道,像是那是士卒的头领。
这时,伍祥的声音响起:“这位将官,我家主人不在,未知将官来此何事?”
那人道:“我等奉临淮王之命,到这田庄中征兵!凡十六以上五十以下男子,皆在征用之列,这庄中籍册拿来,待我等一一查点!”
这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
我和公子对视,俱是震惊。
临淮王。
我原以为此人就算要伸手到淮南来,也要先动一番刀兵,且不会太快。不想我来到还没几日,他竟然这般堂而皇之地派人来征兵,已然将钟离县当做了自己的地盘。
“临淮王?”只听伍祥笑了笑,道,“将官莫耍弄我等小民,临淮王不是在临淮国?怎跑到了钟离县来征兵?”
“伍祥,就你最是啰嗦!”这时,另一个声音又响起,我听出来,这是马韬的心腹,户曹何密。
何密道:“尔等每日缩在这田庄之中,知道甚天下大事!如今朝廷皇帝都没了,将来谁人做皇帝也不一定。临淮王乃高祖之后,论起辈分,雒阳哪个王也不如他!如今钟离县得他庇护,乃是莫大的福分……”
听他在外头高声地胡说八道一通,我明白过来。
马韬这贼人,站边倒是站得快。雒阳事情才出,他就投了临淮王。只怕此事并非临机起意,而是早有预谋。临淮王必是早料得朝中的变故,先走了一步棋,兵不血刃取了钟离县。
——自古以来,江淮凡有大乱,无不先争淮南。远的不说,便说与钟离县相邻的临淮国,临淮王八千兵马,一旦成割据之势,必先取钟离,再取淮南……
那夜在渡口,秦王说的话倏而又在心头浮起,我不禁捏了一把汗。
老狐狸,竟是被他说中了。也不知是猜中的,还是事先得了风声……
“临淮王来了此地?”公子低声道。
我颔首:“听口气,当是如此。”
公子皱起眉来。
这个临淮王,我没有在雒阳见过他,但是听说过他的名声。并且我还知道,公子很不喜欢他。 如何密所言,临淮王是高祖直系后裔, 跟文皇帝算是族兄弟。在徐州的一干诸侯国里面, 临淮国最为富有, 号称南会稽, 北临淮。不过临淮王比会稽王懂事,从不到朝中谋求官职,朝廷但是要钱要物,临淮国必恭恭敬敬地奉上, 从不像别的诸侯王那样阳奉阴违, 蓄意拖欠。故而朝廷也从不对临淮王加以为难, 两相宽心。
不过临淮王之所以出名,并非因为他有钱, 而是好色, 尤好男风。相传临淮国的后宫中有男宠无数,王后还因此闹上过沈太后面前, 哭求公道。
至于公子,我听说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 临淮王曾经进京,与公子见过一面。那以后, 临淮王对公子惊为天人, 特地在王府开设雅集, 并往桓府呈上贵重厚礼,请公子到他的王府中赴宴。不想公子对临淮王送上的珍玩财帛看也不看,冷冷地拒绝了。
我曾好奇其中因由, 向公子问起。但公子谈到临淮王,一脸厌恶,不欲多言。
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
世间浮糜之风由来已久,长相漂亮的男子,贵人们总喜欢意淫些断袖之事,其中也包括公子。故而公子历来最讨厌这些,但凡有此爱好之人,他一向不与往来。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这时,伍祥在外头答道,“只是临淮王要一下将青壮男丁都带走,不禀过主人,也是不妥,我看……”
“呸!你莫非欺我不知!你那主人远在益州,三年都不曾回来,也不知是死是活!”何密骂道,“尔等莫非想拖延抗命!”
“小人不敢!”伍祥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