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古董会说话_作者:兔耳齐(230)

2020-05-12 兔耳齐

    “贺子哲回到家乡以后,为家乡人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如今才有这么多人纪念他。”

    靳木桐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当初贺子哲答应了绣娘苏云芝,要替她将书传播出去,他却收了义女,只传给义女,这是为什么?”

    老头的目光中带有一丝激动:“你果然知道苏云芝和贺子哲的事情,这事除了我和一些看到过那本书的人,应该没人知道的,你是从哪听来的呢?”

    靳木桐不方便告知实情,只能说:“也就是无意中接触到了苏云芝的刺绣,了解她过往的过程中知道的。”

    老头重重的叹了口气:“如果你真的都知道,怎么会不知道,乾隆在江南造的那些孽,总共一百多起文字狱,死的、流放的人不计其数,任谁也不敢在那个时候私印书刊,而他也尝试过将书呈上,也没有后文,当然,我是他后人,也只能从一些故纸堆里扒拉出来一些细节,贺子哲在晚年的确经手过苏绣生意,不过据我家里长辈说,那根本是为了帮苏记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他颤巍着手打开铁盒。

    靳木桐屏住呼吸,难道这里面便是那本书了么?

    铁盒打开,里面只放着一张已经泛黄的奖状。

    【今收到李慧芳捐赠的苏绣古籍残本一本,经鉴定为清乾隆时期文物,为表彰你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特奖励现金五十元。——苏州博物馆 1952.5.1】    老头展开奖状以后, 那上面写的字表明,苏云芝传下的那本书, 已经被捐赠给了博物馆。

    靳木桐愣住:“捐赠了,你们怎么会将它捐赠出去了呢?”

    老头抚摸着这张奖状,笑道:“这还是我母亲捐出去的呢,我那时候很小,没有多大印象了,只记得那是一本有些残旧的古籍, 但是听母亲说, 我们家历代都小心保管这本书, 这是贺子哲给后人留下的两件东西的其中一件,据说当年他的遗嘱是不能讲这书据为己有, 要将它传承下去。建国后, 母亲觉得这既然祖上的遗愿,便将书捐给了博物馆,这样也能更好的保存。”

    靳木桐听了以后感慨万千, 原来贺子哲也不算辜负了苏云芝, 他将苏记的小绣娘收为义女,传授针法,又嘱咐后人好好保管这本书, 且不能据为己有, 这也算是完成了苏云芝的心愿。

    听完这些, 靳木桐觉得当年的贺子哲一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或许娶高官的女儿也是身不由己的, 也或许他心中怀着对苏云芝的愧疚,年老之时,回乡弥补自己的遗憾。

    “这两百多年以来,你的家族没有从事刺绣方面的生意么?”靳木桐好奇问道。

    老头摇摇头:“家中祖辈的确有出过几名绣娘,但除了当初贺子哲收养义女,后来的均没有太大的天赋,不过那义女一生也收了几名徒弟,也都让她们在苏记继续做下去,至于后来,苏记一直经营到了清末才因为战乱关张,之后还有没有传承的后人就不知道了。”

    靳木桐又问道:“老先生,你不是说贺子哲还给你们家留下一件东西么?那是什么?”

    老头带她走进了正堂客厅。

    在正堂的供桌上,靳木桐看见了一个玻璃罩,里面静静的放着一个小巧的苏绣屏风。

    走近了看,靳木桐才发觉面前的是个双面绣屏风,两面的图案完全一致,屏风上戏猫图,这屏风巧夺天工,让人忍不住惊叹。

    等等,这难道是苏云芝第一次带着苏记完成订单时所绣的那个戏猫图屏风么?

    这个屏风怎么会在贺子哲手上呢?

    靳木桐正在疑惑。

    老头说道:“贺子哲当时被提拔为工部尚书,立下功劳,乾隆皇帝问他要什么奖赏,没想到他竟然想要这块双面绣屏风。不过也难怪,当初苏绣便是被他带进宫才风靡京城的。”

    “什么……你说苏绣被贺子哲带进京城?”靳木桐讶异道。

    “可不,听说那时候他随身带的一张苏绣的《柳燕图》被皇帝看见了,便要了去,孝敬给了太后,太后很喜欢。乾隆皇帝是出了名的孝顺,便命江宁织造收集更多的优秀苏绣,苏记这才有机会将生意做到京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