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木匠的活还真是个相当细致的活啊。
由于只是来木器组帮忙的,靳木桐并不需要学习木雕技术,而且在故宫时间也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学会,所以靳木桐也只负责一些小问题的修复。
“你待会有空吧?”吴文楠问道
潘志承赶紧点头:“有的,师父。”
“待会我要去一趟文渊阁,你跟我一起去吧。”吴文楠说道。
潘志承心中一喜,赶紧说道:“好!”
吴文楠回头看向靳木桐,“木桐你来木器组也有段时间了,文渊阁你平时可进不去,待会你一起去看看吧?”
靳木桐刚还在羡慕潘志承呢,可以跟着师父去一些还没有开放的区域,没想到吴教授立刻就说要带上她,她赶紧说道:“好!吴教授,谢谢你。”
吴文楠笑了:“这也没什么,你能来木器组,总不能一点好玩的也没有吧。”
靳木桐兴奋雀跃,她之前听说过文渊阁,它位于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一座藏书楼。
当年乾隆编撰《四库全书》,在全国建了七座藏书楼用于藏《四库全书》。
这里便是故宫的图书馆。
上次清理养心殿的时候,她并没能跟进去看看,修复唐卡的时候是在书画修复组的办公室内修复的。
这次能够跟着吴教授走进故宫的未开放区域,这待遇简直,超级爽。
从木器组所在的西三所到文渊阁,依旧要穿越紫禁城的中轴线,一路上吴文楠都在跟两个晚辈讲一些文渊阁的事情。
“咱们故宫建筑材料各有不同,不过最顶级的还是由楠木构筑的,比如太和殿、祈年殿的那些柱子,再比如便是今天咱们要去的文渊阁。相传故宫总共有9999间半间房,那著名的半间房也在咱们要去的那个文渊阁内。” 经过太和广场,走过协和们,再绕过文华殿,便来到了文渊阁。
站在文渊阁的前方,吴文楠指了指这这栋古朴建筑:“你们看,这半间房在哪呢?”
靳木桐一眼看去并没有觉得这地方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不过仔细看便看出不对劲的地方了。
文渊阁的最左边一排柱子似乎挨得特别拢,她指了指最左侧的楼上:“吴教授,你说的就是那间房吧?”
吴文楠笑了:“没错,就是那间,当时皇帝下令要仿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天一阁造文渊阁,所以必须建造六间面阔,只是故宫的建筑都是奇数,中间为尊,所以工匠为了不违背故宫的建筑理念,又不能抗旨,便小心的在文渊阁左侧建造了一个小房间,这样可以两全其美也是很机智了。”
靳木桐失笑着看着这最左边的小楼梯间,感慨古代的臣子机灵又很不容易。
除了“天一生水”的理念,其余的几阁分别叫“文源、文津、文溯”,全都是跟水有关系,据说这是为了克火,藏书楼最怕的便是火灾。
另一方面也是乾隆皇帝的一个以水喻文的理念,四库全书囊括古今各种书达三万多册,编撰的过程如同小溪汇入大海,也寓意了中国的文化入奔流的将江河一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如今文渊阁的庭院开放了,游客可以参观游览文渊阁的外观,却无法走进内部,靳木桐此时却跟着吴文楠走了进来。
一进入文渊阁,靳木桐便立刻被这里巨大的书架所吸引了,据介绍,书架里盒子装的都是扬州捐赠的《四库全书》,而文渊阁原版《四库全书》当年抗战时期被秘密送出宫,辗转四川、南京,最终被送到了台湾,如今在台北故宫中。
今天吴文楠带靳木桐和徒弟来,是接到任务,过来请点需要修复的木质文物。
因此,靳木桐才能得到如此难得的机会进入文渊阁参观。
一楼清理出一套木质屏风和一个精美的黄花梨书桌,登记之后,靳木桐便前往二楼。
她最好奇的依旧是那传说中的半间房,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呢。
工作人员笑道:“那半间房里面都是空的,而且特别小,你如果实在好奇的话可以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