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华赶紧说道:“抵债,抵什么债?”
老管家声音压低:“赌债……总共五十两呢。”
范兴华说道:“半年前,我跟郡王爷约定好了,剩下银器都卖给我,总共一百两银子,如今我钱带来了,还是按照当时约定价钱交易吧。”
老管家一愣,没想到对方竟然肯出一百两。
他赶紧说道:“你等等,我这就去跟王爷说一声。”说完便脚不沾地跑进去跟郡王爷汇报了。
过了一会,晏林再度出来,这次脸色稍微好看一些了:“没想到半年前约定,你竟还记着。”
范兴华老实说道:“那银器我确喜欢。”
晏林看了他好半天:“好,既然你喜欢,也没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压价,我也遵守当时约定,一百两,这些银器都给你。”
双方就这样达成交易,这一批银器被范兴华迎回家。 原本, 按照他的习惯,银器到手, 下一步就要找买主。
不过银器虽然精美,价值却不如金器,更何况当时的古玩市场追捧的可都是青铜器,再不济也玩瓷器。
原因很简单,青铜器价值高,好出手, 金器好收藏, 乱世保值容易。
至于工艺、艺术价值, 那时候的人又怎么懂。
几个回合下来,这批银器竟没能卖出去, 二道贩子蒋川也来看过。
“哎, 可惜咯,你这叫的价格太高,你这些虽然多, 却不好出手, 总共十九件,我五两银子给你买一件,你都卖给我, 如何?”蒋川是唯一一个出价的。
何兴华一百两买来的, 蒋川总共九十五两就想买走, 何兴华自然是不愿意卖的。
虽然只亏五两银子, 可他如今也不是当初那个手头拮据的穷小子了, 想着这些银器自己反正也喜欢,暂时卖不出去,便自己留着也不是不行。
从此,他便没了将银器卖出去的想法,索性留着。
原本何兴华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古董贩子,出没在那些见不得光的鬼市,说来也怪,他自从手里有了这一批银器之后,整个人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似乎完成了什么重要的心愿,腰杆挺直了,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比过去好很多。
年轻的小伙子,一旦有了干劲,自然会有好运势。
几年过去,京城经历了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
秦爷通过自己的打拼在京城,带着弟兄在京城开了镖局,何兴华也在京城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小小古董店铺,就开在琉璃厂附近。
他出息了,跟过去的弟兄也没疏远,娶了秦爷的女儿为妻,一家子过的倒也和顺美满。
这时,秦爷告诉何兴华一个消息:“过去那个在你那买了不少货的二道贩子蒋川还记得不?”
何兴华自然记得,这些年,他通过蒋川也赚了不少。
“嗯。”
“他在京城搜罗各种宝贝,卖给英国法国日本的那些大古董商,中间赚了不少钱呢。”
“什么!”何兴华极其震惊。
“我的消息,向来可靠,而且,他已经投靠了某军阀,帮其到处网罗各种古董,卖到国外,赚取军资。这段时间你可得小心点。”
何兴华简直太震惊,竟然将那些古董卖给外国人!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他虽没有亲历,可他来京城也听人说了不少,圆明园多少好东西被毁掉,偷运出国!
就连这琉璃厂也曾被那些可恶的洋鬼子放火抢劫。
蒋川竟然当起了卖国贼,将古董卖给外国人!这怎么得了!
很快,事情便开始变化,蒋川投靠了军阀和外国人,一跃从一个二道贩子变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瞧不起他的人,都不得不对他低头。
由于蒋川过去总在京城的古董圈子混,哪里有好东西,他的嗅觉如同狗鼻子一样灵敏。
没过多久,何兴华便听说了很多残暴的强买强卖的事情。
他不得已之下,跟妻子商量,乱世艰难,准备将小店关张,带着孩子一起回老家另谋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