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窑的原料和做玻璃的原料都是来陈家堡时陶二郎一起带过来的,他想到地方后便立即开工,早些做出药玉成品来感谢陈榕的雪中送炭。
按照陈榕的划分,陶二郎是科研部的第三个成员。
玻璃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但二氧化硅的熔点极高,达到1600度至1700度,这样的高温,即便用耐火砖做的窑也达不到,需要加入助熔剂来降低二氧化硅熔点,使得其可在窑中焙烧。一般用碱为助熔剂,如草木灰或自然纯碱。但用这两种原材料做出来的玻璃会溶于水,因此在焙烧过程中还要加入生石灰,这样制作出来的玻璃才不会溶于水。
陈榕发现陶二郎用的二氧化硅来自石英石,而他用的助熔剂则是硝石,另外主要含氟化钙的萤石作为乳浊剂,代替生石灰的则是白云石,主要含碳酸钙和碳酸镁。所有原料都放在耐火坩埚窑中一起烧,至少要焙烧一整天才能全部融化混合,这期间,陶二郎还要不停查看。
陈榕等玻璃液出窑时才再来查看,她亲眼看到陶二郎怎样用他那精湛的吹制技术吹了数个倒掖气出来。在她的要求下,陶二郎还吹了几个简陋的香皂盒,几个烧杯,形状都是陈榕用素描画法画出来给他看的,理解起来很容易。
等陶二郎将成品放在陈榕面前,亲眼看到整个工艺过程的陈榕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同观看整个过程的相广成颇感兴趣地拿起一个倒掖气,在陶二郎的儿子陶小房的示范下三两下就玩坏了一个。他从前可没玩过这种小玩意儿,不服气的又拿起一个玩,于是不负众望又弄破一个。
陶小房在一旁忍不住偷笑。
陈榕看相广成玩一个弄坏一个,顿时恍然。
像倒掖气这种玩具,底部必须做得很薄,这样呼吸之间就能因震动而发声,而因为薄而易碎,才有了比较谁吹得又响又不会弄碎的比赛方法。
可她要的玻璃制品,不能易碎啊!
陈榕小心地拿起一个香皂盒,刚转来转去看了没几秒,就见啪的一声,这香皂盒自己炸开了!
陈榕吓了一跳,一旁沉迷于玩具的相广成也吓得不轻,而一直看着陈榕的陶二郎面色一白。
在众人围过来前,陈榕摆摆手道:“没事,没伤到我。”
她运气还算不错,这香皂盒的碎片没有一片炸到她身上的。
她说了个只有自己懂的笑话:“这是用生命来碰瓷啊。”
陶二郎讪讪的,面上一片灰败之色。
陈榕道:“太易碎了。”
陶二郎讷讷道:“药玉便是如此,若是实心的,会好些。但多放个几天,还是可能突然裂开。”
陈榕回想了一会儿陶二郎的操作,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他道:“你再加一步退火试试。”
“退火?”陶二郎疑惑道。
陈榕便如此这般说了几句,陶二郎连连点头,在坩埚窑旁边再弄了个退火窑。
玻璃制品在快速冷却过程中会产生永久应力,容易炸裂,而退火则是使得玻璃制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慢慢冷却下来,从而消除应力。
碎玻璃可以融化后继续使用,因此陶二郎将刚做好的玻璃制品都融成玻璃液,重做了一次成品,在退火窑中慢慢冷却,就这么盯了三天,然后等陈榕来验收成果。
陈榕这回没直接上手,而是拿根棍子轻敲香皂盒,毕竟总不能一直指望运气这东西。把所有玻璃成品都敲了一遍,没有一个炸裂。
陶二郎兴奋地说:“陈姑娘所说的法子果然有用!”
相广成凑过来好奇地问:“陈师姐,这是为何?”
陈榕道:“应力问题。但我也不知如何解释应力,你先知道这个就行了。”
相广成点点头,也不再多问。
陈榕拿起一个玻璃烧杯,仔细打量。
因为原材料的原因,这玻璃烧杯虽是半透明的,却不是无色,而是浑浊的淡绿色,也不知原料里都有些什么着色剂。除此之外,半透明的玻璃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大小小的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