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呵的笑了一声道:“还能怎么样,反正后面看那些鞑靼人和瓦剌人往坑里跳就是了,反正这个坑他们不得不跳,也跳的心甘情愿。”
杨少峰再怎么大公无思再怎么白求恩精神,也不可能真的好心到在草原普及学校教育。
大明时的草原,鞑靼也好,瓦剌也罢,虽然都是大明的藩属,但是这两家最早都是脱胎于蒙元,属于跟大明是有世仇的那种。
之所以在边市城弄一个学堂出来,是因为杨少峰打算把鞑靼和瓦剌都给捆到车上。
这一次麦铎带兵跑来边市城搞事情没能成功,是因为阿鲁台现在还需要边市城的存在,既能让鞑鞑部赚到银子,又能通过边市城得到以前根本就没办法得到的物资。
如果以后哪一天不需要边市城了呢?阿鲁台还会这么好心的派兵来给边市城解围?
这种涉及到利益的问题,根本就不用脑子去想,随便用脚指头想想都能得出结论——如果阿鲁台不需要边市城的存在,那么第一个发兵来怼边市城的可能就是阿鲁台。
但是,当边市城里有了学堂,再吸纳了大量的鞑靼贵族和普通牧民的子弟之后,原本靠利益维持起来的关系就开始向另一种情况转变。
就算是不能立即同化掉鞑靼部和瓦剌部,最起码也能将两个部落里面的孩童握在手里,从下一代的教育上面开始同化。
如果说的再直接一点儿,两个部族的大量孩童都集中在边市城里,那么别管是鞑靼部还是瓦剌部,都等于将人质交到了边市城,如果麦铎敢再来围攻边市城……
见杨少峰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朱高煦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边市城在长城之外,春夏之季倒还好说,一旦到了秋冬时节,那破天气简直能冻死人,那些读书人能愿意来的?”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指着伊逍和白庚道:“小侄的这两个学生虽然学问低了些,平时也不怎么争气,但是让他们去教授这些鞑靼人和瓦剌人的孩子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更多的先生,小侄想着,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般能靠钱来解决的问题,那都算不上什么问题。”
就这么几句话的时间,朱高煦已经将小羊腿啃的一干二净,嘴里含糊不清的嗯了一声,又将嘴里的肉咽下去之后才道:“既然你心里有数,那我就不管你了。行了,这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我还是得回军中去,等鞑靼和瓦剌的骑兵都到了之后就开拔。” 问:如果招惹了某个惹不起的大佬应该怎么办?
其他人怎么办不知道,但是偷鸡不成还蚀了一把米的麦铎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赶紧跑路,那个惹不起大佬肯定会派人来弄死自己。
在边市城下碰了一鼻子灰之后,麦铎就立即向北逃窜,打算离鞑靼和瓦剌都远远的,省得被这两家背叛了长生天的混蛋拿抓去换银子。
一连跑了好几天,直到手下跟随自己的那些小部落头人们都开始抱怨之后,麦铎才不得不停下来休整。
同样跟着麦铎跑了好几天的刘少冲也有些蔫,身子骨都快被晃散架的奔波,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都没有多少精神。
几十年的富贵生活,让刘少冲早就失去了当年自己净身进宫的狠劲,如果不是为弟弟报仇的信念在支撑着,只怕刘少冲早就已经垮了。
望着对面一个劲揉着老腰的刘少冲,麦铎心里的火气就一阵阵的往上涌,如果不是知道自己还要靠着这个死太监,麦铎就恨不得抽出刀来,然后一刀将这个王八蛋捅个半死,然后再捆在马尾巴后面拖死他!
恨恨的瞪了刘少冲一眼,麦铎才开口道:“现在怎么办?”
刘少冲道:“依咱家对大明皇帝的了解,只怕追杀咱们的大军已经集结好了,估计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能到边市城。也就是说,后面咱们不光要面对鞑靼人的追杀,更要面对大明军队的追杀。”
麦铎皱着眉头道:“不要挑战我的耐心。你想要的,我会尽量给你,包括你要杨少峰的人头,我也帮过你了。
但是你也要知道,我之所以留着你到现在,就是希望你能为我效力,重振大元的辉煌,而不是在这里胡说八道这些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