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日根刚才听的很明白,自家娃子考中秀才,或者自己能替大明皇帝立下军功,或者三十年内没有违反大明律才有能换成正式的户籍册子——自家儿子什么德性,自己还不了解?能会写会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难道还真指望他考中秀才?
与其如此,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从军,就算是五年内不幸战死了,也能替自己的妻儿换来正式的户籍文书,岂不比等上三十年要好的多?
更何况,现在所在的鞑靼部和瓦剌部,跟边市城已经牢牢的捆在了一起,也没有打起来的可能性,说不定连打仗都不用,只要安安稳稳的混过五年就好。
杨少峰意外的瞧了一眼这个看似真爽却有些小狡诈的汉子,笑道:“想要从军,去卫所报名,本官这里不受理。
另外,你要是想改个名字的话,最好是择日再来,否则你后面还有这许多人等着,等办完他们这些入籍的事情之后估计就天黑了。”
事实上,直到天黑,莫日根也没能办理改名的手续,因为后面排着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实在太多,而画像和登记需要的时间又太长就算是想快也快不起来。
杨少峰就这么忙了一整天,朱瞻基和郑和两个人也就这么坐在提举司的大堂上面看了一整天。
直到了晚上的晚宴,朱瞻基才望着杨少峰道:“难怪你当初将这套入籍程序搞的如此复杂,如今看来,却当真能凝聚人心。”
杨少峰嗯了一声道:“如果没有这么一套流程,只是简简单单的把入籍证明给了他们,你觉得会怎么样?”
不待朱瞻基回答,杨少峰就接着说了下去:“如果没有这套流程,他们就不会重视那张入籍文书,因为得来的太过于容易,所以就不会珍惜。
之所以这么麻烦,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明白他们需要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让他们知晓他们的权利,以及以后将要面对的情况。
而在办理这套入籍流程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向他们灌输他们从今之后就是大明百姓,应该效忠大明皇帝这么一个概念。
像现在这种情况,虽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会按照入籍时说的那样儿效忠,也没办法保证他们就有了交赋纳税的觉悟,但是时间长了,总会慢慢习惯这一切。”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朵颜三卫呢?别忘了,他们之中可是有很多人跟着陛下征战过的,而且有些人从军的年头也不止五年,最长的大概从永乐元年之前就已经从军,到现在已经足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 朵颜三卫的问题,绝对属于历史遗留性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是朱老四拔鸟无情造成的。
相比于举起拳头向大明要糖吃的瓦剌和被反复抽来抽去的鞑靼,其实朵颜三卫才是真正有资格喊一声鞑靼碧池,瓦剌小三的人,因为朱老四刚起兵靖难的时候,人家朵颜三卫就已经跟着朱老四冲锋陷阵了。
同样的,论起汉化程度来,朵颜三卫同样可以甩开瓦剌和鞑靼好几条街。
但是朵颜三卫的技能点明显点歪了。
瓦剌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鞑靼知道抢了东西先进贡表忠心,而朵颜三卫明显就是死心眼,不仅没有找朱老四去哭闹,反而还暗中靠向了鞑靼——这就是为什么朱老四后来顺手砸了朵颜三卫的原因。
当然,朱老四砸朵颜三卫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暗中向鞑靼靠拢,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死债销的想法——把债主打死,是不是就没有债务了?
而杨少峰在边市城折腾出来的这些事情,很显然就是另外一种解决债务的方法——大明帝国主义集团如果能够完美的并购朵颜草原军事集团,那么很显然,债务问题同样就不存在了。
所以在琢磨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点了点头道:“肯定是可以的。不过,相比起鞑靼和瓦剌,已经汉化极深的朵颜三卫需要的不仅仅是边市城。”
朱瞻基奇道:“那是什么?”
杨少峰道:“他们需要的是平等对待,而不是把他们当成蛮夷一般去看待。
或者换个最简单直接的说法,他们现在更需要的是类似于入籍一般的认同,反而不是那些盐铁之类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