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五千五百贯!”夏原吉直接又加了三百贯,又对着胡广嘲讽道:“你有陛下的赏赐,老夫也有!你吃穿是朝廷所发,老夫也是!”
“七万贯!”胡广勃然大怒,指着夏原吉道:“你再加一文,老夫就认输!”
夏原吉却呵呵笑道:“老夫认输,这院子归你了!”
朱老四望着下面开始疯狂的竞拍场面,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杨少峰,疑道:“越来越贵?刚才还只有五万贯,如今却被抬到了七万贯?这是个什么道理?”
杨少峰伸手指着楼下坐满人的拍卖场,说道:“这次拿来拍卖的院子有许多,但是迎春路小区只有一个,而雪莲街小区也只有一个,除去宗室和勋贵们拍走的那些,后面剩下的院子已经越来越少,正应了物以稀为贵的老话。
至于后面其他的小区,虽然多,但是离着皇城的距离太远,光是每天为了上朝,就得早起来半个时辰,远不如雪莲街小区方便。”
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第一百零七套院子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八万贯,而雪莲街小区却只剩下一百零二套院子,眼看着已经越来越少。
朱老四忽然有些后悔,咂着嘴道:“亏了!亏了!若是多通知一些宗室过来,只怕这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杨少峰被朱老四给吓了一跳,忍不住低声道:“孙儿这是为了营建都城才用了这么个法子,也只能用这一次,您不能指望用这个法子来敛财吧?”
朱老四嗯了一声道:“你营建都城需要钱,朕要做的事情同样需要钱——朕打算把民税民赋给彻底取消!”
兴奋的站起身来,朱老四在包厢里踱了几步,说道:“朕想过了,国库需要钱是事实,但是百姓穷苦也是事情,自永乐元年至今,民间积欠已经不知道多少了。
如今你这个法子,倒是让朕看到了另一条路子,那就是薅他们的羊毛,然后补贴百姓的民赋民税,反正也收不上来几个钱。他汉文帝能,朕也能!”
望着已经彻底放弃治疗的朱老四,蛋疼无比的杨少峰忍不住捂着额头道:“那咱也不能玩房地产啊,正所谓实业兴邦,房产误国啊!” 杨少峰不太在乎朱老四所说的取消民赋民税之类的事情。
首先,大明时期的民,跟后世普遍认为的普通百姓不一样,大明的民指的是有大明户籍在身,而且必须是民籍的百姓,匠籍、商籍、军籍、贱籍不在此列。
其次,取消民赋民税这种事儿,朱老四不是首创,被包衣奴才们吹爆的螨清圣祖糠稀也不是首创,真正第一个玩免除民赋民税的,是汉家天子,大汉孝文皇帝。
《汉书·食货志》:“上(文帝)复从其(晁错)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汉孝文皇帝刘恒,一开始的打算是把老百姓的租税给减半收取,可是第二年的时候一合计田赋这玩意也没多少钱,干脆就给全免了,直到孝景皇帝登基之后第三年才又开始收取,还是减半收的。
然而很可惜,汉家天子再怎么勤政爱民又有个蛋用?有包衣奴才替你吹捧么?
被吹爆的《永不加赋诏》,那些包衣奴才们是绝对不会提到“永不加赋”前面的“滋生人丁”四个字,更不会提到这个所谓的永不加赋的另外一层意思——所谓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个傻缺诏书的真正面目是以糠稀五十年的丁数做为定额,每家每户新增加的丁口不再交税,如果丁口不足,还得从同族里面补足才行。
确实是永不加赋,但是,也绝对不能少!
等到糠稀挂了之后,那个被穿越女争相送逼上门的庸挣就抗不住了,为了维持我大清盛世之局面,干脆补充了一个摊丁入亩,把丁税改头换面之后摊派到田赋里面去。
但是没办法啊,人家包衣奴才们就是要吹螨清圣祖皇帝——能提出永不加赋的皇帝,怎么能不是明君圣主呢?
如果不能证明螨清一十二帝个个是明君,那你让他们这些做包衣奴才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