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道:“你羡慕我,我还羡慕你呢。海上多少好东西,你非得盯着那点儿羊肉?对了,这船上有没有网,咱们下一网,看看能不能捞点儿好东西上来。”
郑和点了点头,说道:“网是必须备着的,不过这时候也捞不上来什么东西,尤其是咱们的舰队这么多船只,就算是有鱼,也早给吓跑了。”
“现在不是已经停船了么,等到晚上的时候再下网,”杨少峰说道:“回头看看海里有啥好玩意,都捞上来尝尝。”
“啧啧,堂堂的六首状元,就知道在嘴上抓挠,也不想着点儿别的事情。”
杨少峰一听这个冷嘲热讽的声音,顿时就跳了起来,一脸懵逼的问道:“你什么时候上船的?我怎么不知道?”
刚才还吐得稀里哗啦的勋贵们也顾不得再吐了,跟着杨少峰和郑和一起将目光投向了朱瞻基。
“你们上船之后,我就上了旁边的另外一条船,刚刚停船的时候我才过来。”
见郑和想要开口劝说,朱瞻基就直接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劝,这事儿是经过皇爷爷点头同意的,要不然我也到不了船上。”
杨少峰哼哼了几声,吩咐人去给朱瞻基搬来了凳子,然后才开口说道:“你不在家哄你儿子,你跑来跟着我们出海干什么?”
朱瞻基道:“去看看。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养出没有人性的倭寇,正好借着这次的机会去瞧瞧。”
杨少峰拍着脑门子说道:“有毛病啊你,我们这些人出海,都是把脑袋别在腰上,这船舱里就有给我们备好的棺材,现在你忽然出现,你让我上哪儿再给你弄口棺材去?”
薛斌此时也顾不得朱瞻基了,而是一脸懵逼的瞧着杨少峰,问道:“棺材?什么棺材?我说状元公,咱们一没仇二没怨的,你坑人也不带这样儿的?”
杨少峰斜了薛斌一眼,说道:“往琉球和倭国的使臣,封舟上都会带着使臣的棺材,难道你不知道?”
“那关我们屁事儿?”
薛斌瞪着一双牛眼,满脸的不可思议:“我们这么多人,还有五个整编卫的士卒,就算是倭国人想要截杀我们,他们能截得动?不把他们送海底见龙王爷就算是好事儿了!”
“如果是龙王爷瞧咱们不顺眼呢?”
杨少峰道:“往常的使节带着棺材,就是怕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导致翻船,所以他们的封舟上都会带好棺材,不是怕蕃国闹事杀人,而是担心龙王爷。”
瞧了瞧朱瞻基,杨少峰又摸着下巴说道:“不过,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这次有他跟着咱们,也算是龙王爷的亲戚,龙王爷怎么着不得给几分面子?”
薛斌忽然就有些怂了:“我们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
杨少峰嘿嘿笑着说道:“你当出海的日子是随便挑的?这么多的宝船,还有这么多的士卒和补给,你说回去?”
朱瞻基瞪了杨少峰一眼,然后对薛斌等人说道:“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而且我上船也是禀报过皇爷爷的,大家不用担心。”
安抚了薛斌等人,朱瞻基又接着对杨少峰道:“倭国那边的情况,你来给大家伙儿说说?”
杨少峰嗯了一声,先是指挥着取了羊肉和木炭的狗子等人将羊给烤上,然后才让郑和以及薛斌等人坐在了一起,开口说道:“根据老纪那边的消息,倭国南朝的熙成后龟山天王带着人跑路了,又一次跟北朝的干仁后小松天王对立。
同时,因为后龟山这孙子不满后小松的软弱无能以及幕府的割地行为,现在这孙子已经拉起了一支队伍,打算跟咱们做对。”
薛斌顿时咦了一声,问道:“不对啊。之前状元公不是说要弄些兵器卖给熙成后龟山来着?现在这小乌龟要跟咱们做对,那兵器的事儿怎么办?”
“呸!”
杨少峰呸了一声,说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咱们做的是农用器具进出口贸易,跟兵器有什么关系?老薛你再胡说八道,小心本翰林上表弹劾你!”
朱瞻基附和道:“就是就是,那是农用器具,水过是些菜刀和士子用的佩剑,还都是没开过锋的,算不得兵器。用咱们杨状元的话来说,就是要当了姐儿还得立牌坊,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