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百姓愿意找银行借贷,大多都是去银行办理一些银子兑换宝钞的业务,连存款的都比较少。”
说完之后,李倦便反应了过来:“部堂的意思,是借着即墨的机会,把即墨立成一个样子,将借贷的业务推广开来?”
夏原吉嗯了一声道:“不错。如果单纯的靠着吸引民间百姓存款,那银行早晚会有支付不起利息的那天,到时候又该如何?拒绝支付么?
想必你也能想到拒绝支付利息的后果——原本已经开始相信银行的百姓会变得不再相信银行,原本就不怎么相信银行的百姓会更加抗拒银行。
现在京城敢于借贷的百姓确实多了些,短时间内还不用担心支付不起利息的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这个问题就该显出来了。”
李倦道:“部堂的意思是,要将借贷业务向民间推开么?”
“是,也不是。”夏原吉道:“冒然将之全面推开,难免会出现银行小吏勾结强逼民间百姓借贷的情况,到时候需要用钱的借了,不需要用钱的也借了,银行的钱少了,一样容易出问题。
然而现在开放了借贷的止有京城,边市城,南京,三处地方的借贷量不大,利息不多,银行的收益也低,确实也是明摆着的问题。
所以,老夫的意思就是再加一个即墨,顺便把浙江仁和、海宁二县也加进去。”
一听夏原吉提到海宁和仁和二县,李倦顿时就明白了夏老抠的想法。
永乐十八年九月,海宁和仁和两个县算是倒了大霉,连日大雨再加潮水,毁坏了好几处堤坝,地方上受灾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和山东的情况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却也差不多。
这也就意味着,海宁和仁和的士绅豪商们肯定和即墨一样,需要借钱来恢复生产——这不就是银行的机会么?
瞧着李倦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夏原吉这才笑着道:“想明白了?”
李倦躬身道:“谢部堂指点!下官感激不尽!”
夏原吉嗯了一声,却又低声道:“杨癫疯那里,能谈就谈,哪怕谈下一分的利息,那也是让银行多一分的收入,总比真个免息借给他一百万贯要强的多,毕竟国朝用钱之处颇多,如今国库已是无力支撑。”
李倦应道:“是,下官记住了。” 杨少峰始终想不明白一个问题。
那些凭借自己超前了几百年但是未必有用的见识,就敢把古人当成傻子一样玩弄的穿越者们,到底是怎么活下来而且还能混的西装革履风生水起的?
难道说,那些穿越者都是天道的亲儿子,一穿越就自带了集体降智光环?那些修仙的也就算了,但是像历史位面的穿越,总得讲点儿基本法吧?
能混居庙堂的,随便拉哪个出来不都是狠人,那些穿越者一无身份背景二无武力碾压,又凭什么敢把这些人当成傻白甜?
最起码,杨少峰觉得夏原吉和李倦就很难缠。
宝钞是杨少峰通过边市城一点一点折腾起来的,银行也是通过边市城一点点儿折腾起来的,然而现在,杨少峰打算拿着带动其他人向银行贷款为条件申请无息贷款的时候,却受到了李倦毫不客气的嘲讽——仁和县、海宁县这两个地方遭了灾,大量的豪商、士绅都需要资金周转,而且浙江一带的商业风气比之即墨要浓上无数倍,凭什么就你即墨能申请无息贷款?
换言之,想要找两个娃样子出来,仁和县还有海宁县,比之即墨更合格,缺了你杨屠夫,银行照样不用吃带毛猪!
心中同样忐忑不安的的李倦没有在脸上表现出一丝一毫,而是保持了令人恶心的微笑,就好像平安的业务员在劝你办理无抵押贷款一样恶心:“状元公考虑的怎么样了?
借贷一百万贯,分期十年还清,总计还款一百三十万贯,很良心的利息,而且是状元公当初自己定下的,十出十三归。”
“不怎么样,”杨少峰摩挲着下巴,一边考虑着到底是哪儿出了岔子,一边面无表情的说道:“三十万贯的利息,你怎么不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