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因为他这一折腾,咱们的大棚计划就耽搁到了现在,眼看着再有个三五天就彻底入冬了,到时候大棚怎么弄?我媳妇现在害喜,没有青菜怎么能行?”
说完之后,杨少峰忽然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对朱基瞻道:“你先在这里盯着,我回家一趟。”
朱瞻基愕然:“你干什么去?”
“织炕!”杨少峰道:“我媳妇怀孕了,大冬天的这么冷,没有个火炕可怎么行?”
朱瞻基顿时无奈的道:“先坐下,咱们慢慢商量商量再说。”
杨少峰道:“商量什么?没炕肯定是不行的,这事儿就没得商量!”
“你会织炕么?”
朱瞻基问道:“除了知道织火炕要用砖之外,剩下的你怎么怎么弄?可不是拿青砖砌个炕就行了,里面是不是得考虑烟火通道什么的?”
杨少峰这才坐了下来,一边吩咐狗子去准备青砖,一边皱着眉头道:“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
火炕这玩意儿弄起来挺麻烦的,可是一理弄好了,可不止是能让人睡觉那提出简单,熥一熥鱼干什么的倒也能用得上,而且咱们这大棚里也可以用得上?”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沾着茶水在桌子上比划了几下,自顾自的说道:“暖气也可以弄,烧炕的同时还能把暖气给烧热,这样儿就更暖和了。还有……”
杨少峰还没有说完,朱瞻基就呵的一声嘲讽道:“还有什么?你这些乱七八糟的计划听起来倒是挺好,可是需要的人力物力呢?
当然,你家大业大,物力方面自然不需要担心,可是人力呢?你那五十个亲兵都是些杀人的好手,让他们干这种活计,你确定能行?”
杨少峰顿时傻眼,瞧了瞧朱瞻基,又瞧了瞧远处忙碌的工地,便有些头疼的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朱瞻基道:“派人去顺天府要人,让内官监和御用监派人过来,那么多人手你不用,偏生要自己折腾?累不死你!”
“有道理,”杨少峰顿时眉开眼笑的赞道:“不愧是大明的皇太孙,就是聪明。
为了表示感谢,这次大棚的生意就不用你真金白银的往外拿了,我替你出一成的份子钱,等于让你占一成干股。
当然,内官监和御用监的大匠你得借我使使,让他们帮忙培养一些人手出来,到时候咱们组建个工程队,让他们替百姓家里也织上火炕啥的,赚了钱咱们平份,如何?”
“靠谱!”
朱瞻基想也不想就应下了:“不过时间不能太长,毕竟他们还要回宫里听差,估计能在咱们这里待一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道:“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了。现在唯一可惜的就是墨家的传人不知道躲哪儿去了,要不然把这些人找出来替咱们干活,岂不是美滋滋?” 朱瞻基呵的笑了一声,自顾自的拿起了桌子上的报纸,嘲讽道:“墨家传人?先不提他们当时的手段到了现在是否还好用,单是汉武之后,又哪儿还有墨家的踪影?”
杨少峰皱眉道:“总不至于一个都没剩下吧?”
朱瞻基道:“就算他们也在传承以前的学识并且加以推陈出新,可是自汉武之后便销声匿迹的墨家又能有几个人?你把他们给找了出来,然后呢?
或许,他们早就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你又如何保证,现在的将作监,内官监和御用监这些衙门里面就没有墨家的传人?”
杨少峰难得的没有反驳朱瞻基,反而极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指望墨家传承到大明并且还要将原本的学识推陈出新,基本上不太可能——如果墨家传人真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在汉武之后就销声匿迹,更不至于后来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最大的可能,大概就是像朱瞻基说的那样儿,墨家的传人其实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之中,再不会有那个讲究兼爱非攻的墨门组织。
皱着眉头琢磨了一番,杨少峰忽然一拍大腿,说道:“没了张屠夫,咱们照样不吃带毛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