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_作者:天煌贵胄(612)

2020-05-19 天煌贵胄

    “朝鲜跟你有仇?”朱瞻基忍不住好奇,疑惑的道:“你似乎总在算计朝鲜?”

    “没仇。”

    杨少峰这一次倒是回答的痛快。

    只不过,杨少峰没有明说,这辈子朝鲜和自己当然没仇,可是建奴唱了凉凉之后,同样被倭奴按在地上摩擦的棒子们摇身一变成了二鬼子,转过头来欺负天朝的时候,可是比真正的倭奴更狠,在种花家成立之后又甘当鹰酱的走狗,这个仇可就结的大了!

    “而且你没发现么,我算计的不光是朝鲜。”杨少峰一边向大棚的方向走着,一边说道:“今天教你个乖,老祖宗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朝鲜也好,倭国也罢,他们现在之所以老老实实的给大明当狗,是因为他们打不过大明,一旦给了他们反扑的机会,只怕他们比谁咬的都狠!”

    我不认识你,我们大队没有一个,沈书记官也不行……

    呵!

    每当想起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杨少峰的心里就窝着一肚子的邪火。

    某些人惹不起,难道还惹不起棒子和倭奴?

    瞧着杨少峰的神情不太正常,朱瞻基便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换了个话题:“登州府言八县连年水旱,田谷不登,打算开仓赈济。”

    正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大棚的入口,杨少峰当先掀开门帘走了进去,随手折下一根黄瓜后斟酌着说道:“登州府?田谷不登?回头咱们把大棚里的菜送一部分过去?”

    想了想,杨少峰又摇头道:“算了,本身就没多少,送过去也没办法分,倒不如支援他们一些粮食。”

    朱瞻基却摇了摇头,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登州府的情况跟咱们这里的情况很像,我想着是不是能让他们像即墨学一学?”

    杨少峰无所谓的道:“即墨原本就是个趟路的试点,愿意学,难道我还能拦着他们不成?”

    朱瞻基点了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匆忙而来的边城打断了:“殿下,京里出大事儿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朱老四手里有钱,如果夏原吉执掌的大明国库里有钱,一心想要超越朱重八的朱老四绝对不会同意把紫禁城修得那么小。

    然而当时的大明国库最真实的情况就是没钱,连带着朱老四的内帑里没多少钱,就算偶尔富裕一些,基本上也都是被朱老四拿去摇人砸场子了,根本不可能用在紫禁城的修建上。

    但是在杨少峰接手皇城修建的时候,工部派出了最好的工匠,拿出了最好的材料,规划出了最能显示大明气派的图纸,只想出人不想出钱的户部替杨少峰征调了大量的民夫,再加上一心折腾搞事情的杨少峰,这才最终营建出了远远超出金陵规模的顺天府皇城,而且质量上极其有保证——杨少峰当然不可能砸了自己的招牌,毕竟是六首状元,全天下人都盯着呢,以后妥妥的要被写进史书里,这是要修出个豆腐渣工程,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工人是全世界最顶尖的那一批,材料是当时最好的那些,自从永乐十八年的时候正式启用的那一天开始,紫禁城就享受了最多的赞美之词。

    然后在永乐二十年十二月的时候,乾清宫烧了。

    问题是,怎么烧,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是因为某些死太监管理不到位导致走水被烧,那倒也算了,可是乾清宫被烧的原因居然是冬天里打雷而导致的,连杨少峰特意要求工部增加的避雷针都没起到作用,这才是真正令人头疼的地方。

    乾清宫被烧说明了什么?

    在言官喷子们看来,往常一旦有什么天灾,别管是皇宫被雷劈被火烧,或者是地方上哪里有了洪水地震之类的天灾,基本上都可以归咎炎皇帝失德,然后大家就可以喷皇帝,在限制皇权的同时还能替自己捞上一大波名声。

    可是自打永乐十三年起,一旦有什么天灾,就会有某些不知廉耻的小人跳出来说这是上天在警示天子,偏偏好几次的天灾都出现了官员贪腐的情况,以致于所有人都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现在好了,大冬天的打雷,没打在地方上,也没在地方上搞得地龙翻身之类的天灾,而是直接一道雷把乾清宫给劈着火了——那这是老天爷在警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