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_作者:天煌贵胄(714)

2020-05-19 天煌贵胄

    朱高燧却摇了摇头,说道:“没事儿,刚才那混子不也说了么,就算这岛上有土人,估计也不比古里地闷的土人更强。

    要是他们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也就算了,要是不愿意的话,左右不过是一群刚刚从树上下来的猴子,宰了就是。”

    ……

    谁也说不清楚大荒到底有多大,反正全速航行的舰队还需要绕个十来天的时间,就已经足以证明大荒的面积之大了。

    大荒的森林,尤其是徐闯所带的百户所经过的那一片参天密林,更是没有人能说清到底存在了多久。

    然而就在今天,这片森林可算是倒了大霉了。

    永乐年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环境保护的说法,就算是有,估计也没有人敢拿着环境保护来找杨少峰和朱瞻基等人要个说法。

    这片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密林迎来了这么一伙儿不讲究环境保护的混账东西,放火烧山的事儿是没干出来,但是直接大砍特砍却是少不了的。

    而且这些个不讲环境保护的家伙足足有七八千多人接近一万,而且军队成建制的出动,也不像光头强砍个树一样还要担心熊出没。

    就算有熊,估计也该熊去担心自己的熊掌。

    整个森林里的其他动物们也算是倒了血霉——好好的没招谁没惹谁,刚刚还准备去看看稀奇的两脚兽,转眼间就被这些两脚兽给宰了。

    舰队的这些杀才们本着不认识的东西先尝尝味道的原则,除了内脏之类不确定是否有毒所以扔掉没吃之外,剩下的肉基本上都是一部分煮,一部分烤,还有一部分被拿去切片了再炒,就连树林里的蛇也没有逃过被吃的下场。

    当然,舰队士卒的这个毛病其实是祖传的。

    种花家的土鳖向来就是这个样子,遇着认识不认识的,先尝尝味道怎么样,连好好的一本志怪地理《山海经》都能硬生生的写成一本地理食谱……

    七八千人伐木,三四千人转运,足以供应岸边那五千多个正在安营扎寨的苦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只需要个两三天的时间,这个岸边就能多出来一片可供临时驻扎的营地。

    再然后,这片营地就会变成一个探索大荒洲的桥头堡,以后源源不断的物资和百姓、工匠、劳工都会通过这里来到大荒洲。

    指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形的营地,朱瞻基嘿嘿笑着说道:“以后这里就以三叔的封号命名,唤做汉王城,这港口么,不如就叫做汉王港?”

    如此嚣张跋扈,或许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晴空一个霹雳之后,瓢泼的大雨就兜头浇了下来。

    PS:连个沙雕章评都没得抄……MMP!这本书是真的扑死了,连饭都吃不起了啊~~~~    老天爷并没有因为朱瞻基是大明的皇太孙就给他面子,也没有因为杨少峰长得帅就给他面子,一场伴着急风的大雨说来就来。

    急风引起了巨大的海浪,体型较小,吃水较浅的小船不得不挤身在体型巨大的宝船中间以躲避风浪,否则就有侧翻的危险。

    至于岸上的营地也算是完犊子了。

    倾盆大雨直接把刚刚有了个雏形的营地给冲的七零八落,上午砍下来的树,下午就被雨给淋了个通透,如果不是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估计这个营地直接就能用来养鱼了。

    更操蛋的是,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大荒的雨居然会来的这么急,以至于一万多人连个斗笠都没有不说,还没个躲雨的地方。

    欲哭无泪的瞧着基本完蛋的营地,朱高燧气得想要抓狂:“狗入的大荒!这他娘的算什么?说下雨就下雨!雨还这么急!哪怕再他娘的晚上半天呢,就半天,老子这营地就能躲躲雨了!”

    杨少峰没功夫再理会气到发疯的朱高燧,望着被淋成落汤鸡的近两万舰队士卒和已经泡汤的营地,忍不住皱着眉头道:“营地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最要命的是,咱们现在整个舰队小两万人都在一起淋雨,这要是染上风寒,只怕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会扩散开来,到时候整个舰队就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