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_作者:天煌贵胄(732)

2020-05-19 天煌贵胄

    可是随便用脑子想一想,原本安南猴子能有多少牛谷?

    粮食这个东西没法判断是不是大明官府给的,可是整个安南的大部分耕牛都是从边市城运送过去的!

    ……

    这世上没有几个父亲是不疼爱自家儿子的,朱老四也没能例外。

    尽管嘴上说着是把朱高炽发配到交趾去锻炼,可是为了保证朱高炽这个肥仔的安全,除了太子幼军和交趾的一应军政大权之外,朱老四还特意让安远侯柳升率十万大军陪着朱高炽一起南下交趾。

    至于朱瞻基原本设想中的乘坐宝船南下,则是被朱老四和夏原吉联手给否了——整个西洋舰队现在都忙的要死,哪儿还有多余的宝船!

    只不过,好不容易走陆路到达交趾,成山侯王通就给了朱高炽一个大大的惊喜。

    或者说,只有惊,而没有喜。

    “是谁允许你和黎贼议和的?”    议和是不可能议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议和,好好安抚又不会安抚,就是往死里打才能维持得了面子这样子,而且被抓的安南猴子当劳工又好用,大明超喜欢这里的!

    就在杨少峰心里暗自碎碎念的时候,朱高炽又阴沉着脸对王通道:“擅自议和的事情,回头你自己想办法去跟父皇解释。现在这里由本宫接管。”

    没理会已经满头大汗几欲瘫倒的王通,朱高炽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对着堂中的一众文武大臣们说道:“派人去通知黎利,告诉他,本宫来了,就在这乂安城,要么自缚来降,要么纵兵来攻,没第三条路给他选!”

    乂安知府躬身道:“启奏殿下,正所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今黎氏谋逆自当诛之,可安南百姓百姓何其无辜?

    英国公当初兵进安南讨伐黎贼季犛父子,也正是这些安南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见这些百姓还是心向天朝的,若非丰城侯大肆抓捕劳工,又何至于有今天这般局面?

    《韩非子》有云,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臣以为安南之地乃汉唐故地,安南之民自然也是我天朝之民,当修仁德教化,令百姓归心。”

    朱高炽呵呵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瞧了杨少峰一眼。

    杨少峰会意,直接向着乂安知府拱了拱手,笑眯眯的道:“敢问上官高姓大名,又是何官职?”

    乂安知府瞧了杨少峰一眼,见杨少峰身穿着从九品的官袍,心中就难免有些瞧不上了:“老夫云勤天,乃是洪武三十四年榜眼,蒙圣人不弃,如今忝为乂安知府。不知?”

    “呵呵,巧了!”

    杨少峰唰的一声展开折扇轻摇几下,笑眯眯的道:“本官乃是永乐十三年状元,学问不甚精通,只得了个区区六首之名,当今皇上小气,只给了个从九品的待诏翰林,以至于本官平日里只能以皇太孙结义兄弟的名头招摇撞骗,实在是惭愧,惭愧。”

    嘴上说着惭愧,可是杨少峰的脸上却没有半点儿的不好意思,无视了黑着脸的朱高炽,杨少峰又接着说道:“方才听云知府说起《韩非子》,正好本官也曾读过一些,心中也略有所得,故而想着向云知府讨教一番?”

    呵呵笑着轻摇折扇,无视了云勤天愤怒中带着羞惭的目光,杨少峰又接着说道:“本官以为,修教三年未必能使有苗臣服,真正让有苗臣服的,是执干戚舞。”

    云勤天捋着胡须,怒道:“一派胡言!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若不修仁德,纵执干戚又能如何?”

    杨少峰向前一步,随手从吴明的手中将绣春刀抽出,笑着对连退两步的云勤天道:“你看,本官修不修仁德,你云知府都知道害怕后退,所以这干戚舞才是关键。”

    随手将绣春刀递还给吴明,杨少峰又接着道:“现在咱们接着讨论《韩非子》。

    《韩非子·初见秦》有言,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