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交趾这里有了烈士陵园,在交趾战死的这些将士们的遗体就可以葬在烈士陵园,衣冠之类的东西运回乡里埋入衣冠冢。
最关键的是,玩政治的心都比较脏,就连朱老四也不例外——
这些战死在交趾的将士们葬在烈士陵园,他们的后人就算是拼了命,也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交趾土人再闹事,以免先人不宁。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些葬在烈士陵园的将士们,就算是战死沙场,也依旧在以另外一种形式为大明镇守交趾!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老四才开口道:“朕会命工部在京城寻一片风水宝地,另立忠烈祠,凡为大明征战而死的将士们,皆会在忠烈祠中留下姓名,得享香火血食,有明一日,香火不绝!”
朱瞻基也站起身来应道:“皇爷爷,待忠烈祠建好之后,孙儿愿亲自带人护送这些在交趾为国征战的英魂进京入祠。”
朱老四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的道:“准了。不止如此,待将士们进京之时,朕还要亲自出城迎接,今后年年亲祭,以酬其功!”
杨少峰忽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心中甚至开始合计着要不要混进文官的队伍里面对马上就要抬头的****进行打压。
杨少峰很担心,朱老四如果真的出城迎接这些将士的牌位,再年年亲往忠烈祠去祭祀这些战场疆场的将士,那为征战疆场就成了整个大明的最高荣誉,大明的****将会无可避免的抬头,任何人都别想再将这头怪兽给关起来!
是的,任何人,包了亲手放出这头怪兽的朱老四之外,哪怕是朱高炽也不行,任何挡在这头怪兽前面的人,都会被他们撕得粉碎。
就像在二战时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奴,据某不可靠的江湖小道传言消息,当时的舔黄可以让倭国的男人全体自宫,却没办法让倭国的兽军停止侵略。
可是仔细一想,杨少峰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关我屁事?
大明不是建奴那种闭关锁国的辣鸡,郑和现在已经是第八次出海了,大明对于整个世界的了解是空前的。
这也就意味着,最少在百十年,甚至两三百年之内,大明的军队都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供他们发动战争,更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供他们去攫取战功。
至于一两百年之后的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像大秦和大汉一样因为军功制度的崩溃而崩溃,杨少峰就更不担心了。
到时候全世界都成了大明的地盘,而且按照现在的套路玩法,昆仑奴再想堂而堂之的跑到齐鲁大学当祖宗是没什么指望了,欧罗巴的蛮子能剩下多少也不太好说,剩下中原堂口的那些人哪怕是往死里打,也不过是他老朱家的猪圈内战,那还有什么好在乎的?
爱咋咋滴呗。
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后,杨少峰就将话题扯向了占城:“话说,也不知道江鑫龙他们多久才能到占城,也不知道占巴的赖那孙子会不会老实听话?你瞧他这破儿,还占巴的赖,他打算怎么赖?他想赖掉点儿啥?” 从交趾前往占城,最好的选择就是一路南下,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叶央和江鑫龙等人也是走的直线,区区一千来人的队伍硬是让这两个二傻子走出了十万大军的感觉。
叛军?
被黎利那个傻狍子集中在北方的叛军早就被打破了狗胆,只要望见明军的旗号就会远远逃开,南方还傻傻不清楚情况的叛军又各自分散,根本就没办法对这一千多人的队伍形成威胁。
一千多个人围着一万多的叛军进行剿杀,谁敢想象?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一人双骑的队伍里面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杀才,这些杀才们从来就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自然也就不可能把叛军的命当回事儿,但凡是遇见叛军,二话不说就是一阵箭雨招呼过去,然后仗着一人双骑的优势对叛军的队伍进行冲击凿穿,继而分割包围。
一路走,一路杀,如果不是队伍里面还有江鑫龙这个识字的充当了记功的书记官,只怕叶央带着的那群杀才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这一千来人的队伍到底杀了多少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