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他要缅甸的那几个地方,朕当时就觉得不对劲,直接把夏老抠往外一搬,他不就老老实实的把好处给吐出来了?要是你没有经验,除了傻了吧唧的把那些地方都交给他,你还有什么办法?
又比如说这交趾吧,你有经验,就能让交趾平定下来,你要是没有经验,说不定哪天就会弃了交趾这块地,到时候千古骂名你一肩担,你又有什么法子?”
朱高炽点了点头,答道:“是,孩儿记下了。”
朱老四这才嗯了一声道:“说说吧,你为什么会同意这哀牢国的内附之请?”
朱高炽躬身道:“儿臣想着,无论是因为挡在了黎利叛军西进的路上而担心灭国,又或是担心叶央他们引起来的疫情,其实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哀牢国内附之后,设置哀牢布政使司,使之与交趾布政使司、缅甸布政使司连成一片,云贵之地就成了四面合围之势,想要解决那些土司也就容易了许多。”
朱老四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如何解决?”
朱高炽道:“对于云贵之地的土人,儿臣的看法其实和那个混子都差不多。
因为儿臣觉得云贵之地留下来的原本就有许多是汉家血脉,余者也尽是些九黎苗裔,原本就是同源而出,所以儿臣想着,对待他们,不妨跟那个混子对待鞑靼和瓦剌一样,以利诱之也就是了。
儿臣的计划是,回头等交趾、哀牢、缅甸这些地方都连成一片之后,慢慢的引诱那些土司的头上到城市里面定居,给那些九黎苗裔和大明百姓相同或者稍逊于大明百姓的待遇,慢慢让他们归心,几十年后,云贵就可以裁撤了宣慰使司,改设布政使司了。”
朱老四嗯了一声,又接着问道:“如果有人不打算归心呢?”
朱高炽一愣,沉吟了半晌之后答道:“不愿意归心的,儿臣打算强制迁移他们,或者迁往辽东,或者迁往奴儿干都司,或者迁往旧港和大荒那里,总之,让他们周围全是大明百姓,时间一长,他们不归心也得归心。”
朱老四呵呵笑了一声,反问道:“故宋开封城中有许多蓝帽人,至今也有三百余年,他们可曾归心?还有那些人,太祖爷定下祖制,只许他们穿猪皮靴子,不得走在道路中间,这都不能让他们归心,你这法子能好用?” 朱高炽的法子好用不好用,朱老四不太清楚,但是朱老四很清楚,养不熟的白眼狼是永远都不可能变成狗的。
就好像泉州蒲氏。
以一介海外蕃民的身份而出任泉州市舶司,负责管理当时的海上贸易,赵宋优待蒲寿庚之恩不可谓不厚。
然而当南宋德祐二年的时候,蒙元军队攻占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俘虏了只有5岁的南宋小皇帝恭宗,当时的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不得不带着另立的幼主一路南逃,准备在泉州建都。
可惜的是,张世杰等人打的好算盘,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的蒲寿庚却没想起来赵宋是如何待他的,已经投靠蒙古人的蒲老爷命令不得打开泉州,拒绝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入城。
张世杰因此大怒,下令抢走停泊在法石一带的蒲家海舶400多艘。
然后,蒲老爷就“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只可惜,张世杰派兵抢了蒲寿庚的几百艘海船并没有对蒲寿庚造成什么毁灭性的打击,三年之后又上演了十万军民齐蹈海这么悲壮而又无奈的一幕。
至于蒲寿庚蒲大老爷,从卖了赵宋的那一刻起,就官封蒙元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后来又任镇国上将军,参知政事,并行江西省事,再后来又一路升官做到了福建行省中书左丞的位置上。
当真可谓是恩有多厚,仇也就有多深,蒲寿庚用他屠尽赵宋宗室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恩将仇报这个成语的意思。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下令将死了几十年的蒲寿庚挖出来开棺戮尸,子孙后代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娼。
一想到这里,朱老四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狠辣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