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4月4日,阴历三月十二,是庚子年的清明。
这个清明节与往常的清明节没什么不同,却也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上一章结尾所言,太平本是烈士定,烈士何曾享太平。
请记住这十四个名字:
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
他们是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首批烈士。
此时此刻,心中唯有无尽的感激。
另外,说一个火神山的不完全建设手册:
首先,需要一个紧急命令,在5万平方米的坡地上指挥7500人向全体国人立下一个军令状:10天,建成一所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
接着,需要设计研究院在78分钟之内将17年前的小汤山图纸全部整理完毕,24小时内出设计图,60小时之内敲定施工图稿。
接下来,需要国家电网260多名员工不眼不休,24小时连续工作,完成8000米电力电缆铺设,需要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中国信科、中国铁塔等前后方企业紧密配合,在36小时内完成5G信号覆盖,交付云资源,并且建成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而完成了这些之后,才仅仅可以开始动工。
所谓的中国速度,不过是一个个朴实善良的劳动者,一个个不畏生死的医护人员,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除此之外,只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让其他国家想抄作业都抄不好的原因之所在:
援鄂医疗队加当地医护总共17万人,每人每天补助200元,一天就是3400万。
每套防护服成本至少300元,就算医护人员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不睡觉,计算下来每人至少需要十几套,成本超过五亿。
重症患者每人几十万元,全国确诊几万例,再加上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各地封城封路,每天的抗疫消耗几乎相当于一场中等烈度的战争。
就在奔驰喊着日亏4亿的时候,比亚迪和五菱已经开始造起了口罩。
当国外还在要求自由集会的时候,中国的十四亿人已经自觉的窝在了家里。
在各国关心的大多是“经济”、“股市”的时候,只有投入已经超过1169亿的中国对钱只字未提,只提生命。
我不知道那些想跑步,想喝矿泉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我知道,现在的太平,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是国家,还有全国人民共同的付出换来的。
也请诸君共同感恩烈士,缅怀烈士,共同守护先贤和烈士们用生命才换来的太平。
其实我并不喜欢烈士这个称号,因为这个称号往往意味着牺牲。
太平本是烈士定,烈士何曾享太平?
以上。 “免一人,而不可免一家!”
朱老四的话音刚刚落下,夏原吉就立即跳了出来:“若是免一家,便该有许多人争着抢着把自家子侄塞入军中,到时候国库又该怎么办?”
朱老四点了点头:“朕心里有数。另外,那些地方的官府不是有许多都是新增设的么,他们也需要衙役办差吧?”
或许是上了年纪,又有了重孙子,朱老四的心境也不像前两年那般了。
现在为了安置这些退伍的士卒,朱老四已经不满足于给钱给东西给政策,他甚至还打算替这些人解决掉工作问题。
“直接用当地土人或者用普通青壮,何如直接用这些老卒?毕竟从军多年,身上好歹有些本事,让他们来做快班衙役,既能让地方官员放心,也不致埋没了他们的一身本事。”
张辅当即便替这些即将退伍的士卒们向朱老四谢恩。
让退伍的士卒进入官府去做快班衙役之类的活计,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好法子。
首先,快班衙役只能算吏,而不能算官,哪怕是做到了捕头,其实也不算官,只有从不入流的典史开始往上,从科举场上拼杀出来的那些人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官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