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基建 [参赛作品]_作者:漫愈(168)

2020-06-17 漫愈

    郭嘉回首,目光清冷,虽然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但瞧着有几分无精打采的样子。

    陶淘走上前问道,“我怎么觉得你最近心情不好。”

    郭嘉垂眸,眼中飞快的划过丝神采,开口却还是低沉的嗓音,“怎么说?”

    陶淘回道,“太勤快了。”

    郭嘉:“……”

    就比如这次科考,本该是吏部庞统的公务,但庞统说他要避嫌,大家想想他和诸葛亮年龄相近,私交又好,便允了。贾诩就提议由郭嘉负责,而郭嘉居然不争不辩的就应下了。

    郭嘉换了一个方向问道,“主公为何在意某心情不佳?”

    陶淘开口,音嗓中不自觉带着几分委屈和埋怨,“你都变勤快了,我就太孤独了。”

    郭嘉:“……”

    熟悉的心塞的感觉堵在心头。

    郭嘉道,“主公没有别的事,某就先告退了。”

    陶淘见他不想说,只得点头,但心头还是没把此事放下。

    陶淘在办公室出试卷,大概因为不停的出教材锻炼了她的耐心,不知不觉就投入进去,直写到夕阳西下,蔡昭姬前来授课。

    蔡昭姬背对着窗外在琴凳上坐下,抚琴给陶淘听,陶淘收起试卷,坐到蔡昭姬对面。

    这类欣赏的课程,陶淘一贯是当做耳旁清风的,只管放空脑袋想自己的心事。

    郭嘉是从什么时候心情不好的呢?好像是从她指责他大早上喝酒开始的。

    陶淘有些烦恼,大早上喝酒确实不好啊,而且郭嘉不是这么小气的人呀,她说了他之后,他还弹琴给她听呢。

    弹琴……陶淘眼睛一亮,有了新思路。

    他们这些个文人雅士,最爱以琴声寄托心声,虽说她只能听出个快慢高低,但弹奏者在选曲上必定也是有讲究的。

    陶淘双眸亮晶晶的看着蔡昭姬,等着她一曲终了。

    蔡昭姬有些无奈,主公今日不知又神游到了哪里,她弹的《碣石调幽兰》节奏缓慢悠扬,情绪抑郁伤感,怎么主公反倒听得神采奕奕。

    终于一曲终了,余音袅袅,蔡昭姬微微闭上眼,沉醉其中。

    陶淘上前说道,“昭姬,再弹一曲我听听。”

    陶淘努力回忆,哼了个简短又大概的调子。

    还好,蔡昭姬不负才女之名,凭着这片段,也猜出了曲目。

    陶淘听了一段,乐道,“对,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曲儿?”

    蔡昭姬回道,“此曲名《凤求凰》。”

    陶淘淡定的回道,“……哦。”

    陶淘走回原位坐下,白嫩的双颊迎着晚霞,悄悄染上了红霞。

    科考临近,图书馆门庭若市,司马朗带着弟弟们来买书,专挑陶淘的著作。

    《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杂谈》,书目不多,就五种,而且都挺薄的,毕竟从陶淘开始写书到现在,也就小半年的时间。

    但是每本书都有一个“卷一”的后缀,这代表在考场上,还是有很大的可能遇到超纲题。

    司马懿略过前四本,直接取了《杂谈》看。司马孚最爱看书,而且前四本所言,众所周知是长公主所长,但到底志不在此,便只是匆匆一扫,就认真的看起了《杂谈》一书,

    这一看便放不开手,司马懿的面目陷入微笑、皱眉、再微笑的循环,末了竟有了动怒的情绪。

    司马孚性情最是温厚,都忍不住皱起眉头,看得心浮气躁。

    《杂谈》一书,真是想到哪儿说哪儿,开篇写为人处世,忽又跳到治学态度,忽而政治军事,忽而又是哲学理论,忽而又是为人处世。

    偏偏微言大义之句不少,自相矛盾处亦不少,让人爱不及,弃不舍。

    而且每一处每一点都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吊得人不上不下,惹得人肝火大燥。

    明明前四本板块分明,脉络清晰,可见长公主是思维清晰、逻辑明确之人,怎么这一本竟像是杂糅来的,全无脉络,更有甚者,只抛个结论,前文不叙,后文不述。